摘要: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初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观念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突出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把物理看作理工类学科的典型代表,而忽视了在物理学科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能性,这使得物理学中蕴含的许多人文知识被浪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之中突出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探讨了在物理教学之中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文素养;教学研讨;
人文素养的培育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也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精神。伴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在物理教学之中突出人文素养的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与智的综合全面发展,还可以激活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物理课堂之中。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突出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物理内容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对于许多基础不好的初中生来说,物理的学习有着不小的困难。在物理教学之中渗透一定的人文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冰冷”物理知识与理论背后的“温暖”一面,进而改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片面印象,提升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与观念快速变迁的时期,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各种错误的观念充斥着社交网络,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刻不容缓,而如果能将品德教育与学科教育之间实现有效的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人文素养作为品德教育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在物理教学之中适时地渗透一些人文的内容,对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会有着很好的帮助。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开展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可以帮助学生在理工与人文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交叉思考的能力。不同知识的交融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
(一)借助古典文学引出物理知识的学习:古典文学是中华传动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物理教学之中适时的融入一些古典文学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古典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将物理学与古典文学相关联,还可因引导学生发现物理与生活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使用初中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光现象”的学习之前,笔者就以李白经典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为课堂的导入环节,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对于光现象的思考。在学习“光的折射”之前,可以引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古诗词作为课堂学习开始前的“楔子”,引出海市蜃楼、清水变浅等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帮助学生在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在学习声音传播时,笔者会引用《梦溪笔谈》所记载的:“战时如果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可以更早的听到敌军偷袭时的马蹄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之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借助物理学史的引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物理学史是物理知识生长出来的土壤,近些年来,在物理教学之中渗透物理学史的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版的教材之中,也加入了更多与物理学史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开展中学物理教学时也应当更加重视物理学史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将物理知识还原到物理学史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曲折与多变。例如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时的内容时,笔者会详细的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点以及亚里士多德观点与经院哲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为何这一观点能够统治整个西方上千年的时间。之后以伽利略著名的理想化“斜面实验”为中心,展示现代运动观点的建构过程,详细介绍笛卡尔对于伽利略观点的补充与说明,最后再给出牛顿对于前人观点的整理与思考,向学生展示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整个科学变迁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所谓的错误的亚里士多德运动观也能解释大量的经验事实,从传统观念向现代科学的变化,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结语:在物理教学之中突出人文素养的培育,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要实现人文素养的有效培育,需要物理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做好本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的拓宽自己学习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彬彬.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2]吕淑玉.初中物理教学中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10.
[3]沈宇清.浅谈人文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