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玩,而小学数学是一门简单的逻辑性学科,为此游戏化教学法,是使小学生深深融入到小学课堂中,提高其自我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即从基础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入手,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认识使小学数学的逻辑性和理性概念嵌入内心。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游戏化教学法对小学生的数学课堂进行快乐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法;小学数学
引言
游戏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方式改革重要的成果。在数学教学中,受数学学科抽象性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理想,在应用了游戏化教学方式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对现在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实现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深化应用。因此要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使游戏化教学能够获得更成熟的应用,服务更多的师生教育与学习。
1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法的作用,就要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的游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面对难度较高的数学内容,学生愿意放弃而不愿意坚持和努力。基于这种情况,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非常有效,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时,要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以确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与圆形相关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圆形玩具带到课堂中,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教授学生圆形知识点内容。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通过师生互动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开展。
2游戏的目的
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活动时,要明确教学的目的,避免在进行游戏时过于侧重了游戏,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游戏教学其目的是进行教学,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这是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活动时需要谨记于心的,要有意识强化教学的特性,弱化游戏的玩乐。在实施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游戏教学的进行成了课堂游戏,一节课上完之后,学生知识没能够学到多少,对游戏的记忆深刻,这与教学的初衷相违背。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实施过程中要牢记游戏是为学习服务的,游戏的目的是进行教学,因此设计时要重点体现出学习的特性,将学习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
3筛选游戏素材,优化教学设计
游戏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一种优化,融合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音、像、视频、动画等元素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教学设计的宗旨是寻找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路径,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思想。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具体教学目标,策略的针对性,过程的趣味性、时效性,资源的丰富性等。所以教师要做好游戏素材筛选工作,优化教学设计,使游戏活动能更好地起到演示说明作用。
4重点知识游戏化,提高游戏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到抽象知识讲解中,还可以在重难点知识讲解中运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游戏的针对性,而不是笼统的使用游戏化教学开展数学活动,应当筛选出教学重难点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使重难点内容更趣味化、生动化,帮助学生理解、消化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故事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重难点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会使学生感觉非常的困难,如果不采用科学方式开展教学,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游戏化教学能够简化重难点数学知识,在其中融入游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结束语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学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历程,因此教师必须选取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到数学教育之中,强化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游戏化教学法是当前时代下的重点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青.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1):72-73.
[2]张凤荣.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3):113-114.
[3]张雪莲.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