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信息化时代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吴世英 刘学艳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不同学段各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不同学段各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不仅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转变教学角色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分析了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高效课堂,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上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每个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刻研究的课题。为此就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并根据其实际需求结合自身教学条件,设置相应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绩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首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学校和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目的,单纯的以提高数学成绩,掌握数学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身心发育特点,过多的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从而课堂效率低下。
        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通常情况下就是以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方式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诠释。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层次不够,无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尤其对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分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层次学生而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兼顾所有学生。
        另外,小学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技巧难以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探究式教学、分组合作教学的应用程度较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其教学难点所采用的思维导图、概念图频率较少,无法有效帮助学生吃透数学知识点,对于构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形成了不利影响。
二、信息化时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对数学的正确认知以及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下完成对数学课堂的高效构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来帮助学生融入课堂环境。

目前我国小学生儿普遍为10后,而且即将迎来15后,这一批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以及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的影响较大,对于外部信息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同时对于互联网、多媒体的了解程度要远超教师的认知。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该大量地采用微课、短视频、智慧课堂等教学手段来匹配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在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探究学习、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教育基础的差异,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就必须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有效划分,从而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强度有效加强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对数学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分组,让学生以不同学习方式完成对此类题型的探究。有些学生喜欢动手制作模型来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喜欢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则喜欢利用智慧课堂多媒体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其在合理的分组下完成对同样问题的探究。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究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特性,构建高校课堂。
        最后,想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及其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一辆真的自行车搬到教室内,将实物与数学课堂相结合,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变成教学辅助工具。其原理和让学生将数学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一样的,因此当学生面临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以及讨论前后齿轮数以及前后齿轮转速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联想到数学课堂教学曾经学习过的内容。并且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自身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化,以及对各学科教学目的教学方向的讨论。更多的教师发掘了在小学阶段构建高校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而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就是能够充分了解当下小学生的实际身心发育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合理的运用丰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知和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将生活和课堂相结合,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忠平. 刍议教育信息化时代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52-153.
[2]林建祥.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效)策略探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6):4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