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罗俊
[导读] 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高中物理课程中包含了很多十分抽象和难懂的内容,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变大。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应该科学设计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以便达到既定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目标。本文通过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受到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长期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物理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定、单一化,无法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十分枯燥、无趣,难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已经严重脱节,导致学生们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再加上,一些物理教师忽视了为学生们进行物理实验演示,造成无法达到既定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目标。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上述不良的情况,教师应该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案,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密切关联现实生活,构建科学的物理问题教学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物理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密切关联现实生活,并且为学生们构建科学的物理问题教学情境。在具体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利用相关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思考,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物理问题。例如:教师讲解教科版高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这节课内容的过程当中,便构建了物理问题教学情境,以这种方式,对学生形成全新的学习感受,帮助其加深对物理问题和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1]。在这节课上,教师为学生们出了下道题:对于一起追尾事故,后边的汽车撞到了前边的汽车,大家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关于导致汽车产生追尾事故的原因包含了哪些方面?然后组织各个小组学生实施探讨,随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原因:第一,车速太快;第二,后车和前车之间的距离太小;第三,司机的反应较慢;第四,车自身的制动性较差。最后向学生提问:(1)为何很多车的后边均贴上“请保持车距”的提示标识?(2)为何不可以超载驾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二、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作为目的,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数据加以分析,以便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体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并分析相关实验数据,最终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完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任务。例如:教师讲解教科版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这节课内容的过程当中,首先,物理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并设计出具体实验方案[2]。然后围绕感应电流方向和磁通量变化间存在关联与否的问题进行探讨,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可以明确原磁场方向。鉴于磁场的方向是竖直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水平螺旋的方向,使学生们了解到安培定则便使上述两个方向物理量产生了关联,加深学生对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的认知。最后依靠教师加以总结,让学生们掌握结论:在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多的时候,感应电流磁场和原磁场的方向是相反的;在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少的时候,感应电流磁场和原磁场的方向则一致。由此,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科学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玻尔原子模型
        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科学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玻尔原子模型。例如:教师讲解教科版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这节课内容的过程当中,首先依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原子只可以发出特定频率的光子?然后借助生活当中模型加以类比。借助跳阶梯加以类比,见下图1。

        图1
        由图1可知,以阶梯代表能级,阶梯间的跳跃代表原子处于不同能级间的跳迁。跳迁无法停在半空中,原子进行跳跃过程中,无法跃到能级间的某个位置,如此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玻尔原子模型,确保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论述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系统分析与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上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密切关联现实生活,构建科学的物理问题教学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科学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玻尔原子模型。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高中物理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增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而推动我国高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何文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楞次定律》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187(168):115-118.
[2]高兰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初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为例[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87(16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