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建护
[导读] 新课标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摘要:新课标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呢?就是指更多的凭借自己来实现有效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自主的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锻炼技巧的能力。现如今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受到客观因素的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不足。所以,农村数学老师应当与新课标改革步伐相吻合,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前言:现如今农村学校因为经济条件差,无法及时贯彻落实新课标教育改革方案,致使农村绝大部分数学老师仍旧采取过去的教育手段。学生底子差、数学学习能力不高,无法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导致学生无法计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影响了数学教育的效果。所以,农村数学老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这就引起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导致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对于课堂纪律没有深刻的认知。其次,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众多,教育任务繁琐,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虽然一些学校已经逐渐采用希沃白板,对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有所帮助,可是,还有一些学校无法及时推广。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农村数学教育中的束缚。因此老师应当刺激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求知渴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观念,使得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有不小的提升。最后,大部分老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不想改变目前的教育方式,在开展数学教育过程中仍旧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老师无法得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所以,老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刺激出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也是新课标改革推出的一种能够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思想。自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初中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维的黄金期,对于此老师就更加应该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作进行。老师在开展课堂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老师需要在教育中明确自己的任务,自己只是学生在学习中引领者以及辅导者,使得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才是对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帮助。

农村初中学生的自主性不足,知识基础不扎实,因此,就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科学的应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变成新能力。因此老师要格外看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学习技能与知识。
三、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农村初中学校的师资力量
这些年来,我国农村的发展越发迅速,人均收入以及家庭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可是生活质量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却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在进步,尤其是教育。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不及城市。比如课外书籍就十分匮乏,没有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老师,这对于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自主学习阶段都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增强农村师资力量是目前必须应对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给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带来一些助力。
(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样做,才有助于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做到以下四点:明确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二掌握课本内容的核心以及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三尝试练习;四记录难题
(三)学会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
农村学生都是与自身对事物的认知相结合来认识新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将复杂繁琐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认知,才能够更好的吸收数学知识,教导学生养成总结归纳整理的习惯。数学知识是一个不断递进的体系,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及时归纳总结,并且加深印象。通过老师在课堂中的讲解,课后自己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的复习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也能帮助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老师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规划,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课后复习的价值,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去,保持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老师则需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数学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阐述数学知识中的规律与思路,在学生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以后,需要梳理其中的难题,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再通过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采用这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对整个章节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了解其中的难点疑点,这才是真真意义上的将知识记录在脑海中。这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2]。
结语:老师在开展数学教育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的特性相结合,构建师生平等的教育关系,创建情境教育,刺激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数学内藏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吸引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宗强.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2):255. DOI:10.3969/j.issn.2095-4549.2017.02.252.
[2]肖红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7,(39):59.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7.39.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