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时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同时思维能力也较为成熟,因此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征,适当应用灵活且开放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开放空间,也为学生的表现、实践提供机会,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合作学习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开展学习,在合作中探索,也在合作中共同提升,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合作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各阶段教育中有了普遍的运用,而合作教学法作为一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性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听讲,而是让学生主动出击,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既能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攻克学习难题,又能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而老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引导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对于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来说,分组是学习活动开展的首要任务,合理的合作机制能够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动力。在分组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便是学习互补型,通过优生与后进生归于一组的方式来带动后进生进步,这种分组方式需要老师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比如学生的性格方面,避免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存在消极合作,或后进生无法获得合作体验的情况。这种分组形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平衡多个小组之间的水平差异,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有利于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另一种便是层次化分组,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归于一组,可以分为两组或三组,并根据三个学习区间小组设计层次化的合作任务,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时,便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分配不同的合作任务,重点要把控好难度,将难度控制在相近且高于小组水平的区间内,既能让学生具有一定挑战,又能保证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完成任务。对于后进生小组,可以在相似三角形概念和判定上设计问题,而对于学习水平较为优秀的学生小组,则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让学生尝试着解决一些计算题和应用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能够促进小组之间学生的感情和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提高合作的积极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来说也有着推助的作用[1]。
二、通过合作与实践,加强学生合作意识
在合作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多数都具有较高的表现欲,单从简单的理论与分析层面进行合作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合作活动需求,因此老师可以适当为学生给予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便要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踊跃发言且敢于质疑,而学生所质疑的内容也可以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小组学生根据某个学生所提出的质疑在课下开展实践活动,去印证学生的质疑,并在得出结论后在课堂上分享小组的结果。这种方式老师并没有直接干预,又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获取数学知识,还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勇于质疑,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明显的帮助。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时,在学生明确“”这一概念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能否通过与求出?”、“其他三角形是否适用勾股定理?”等想法,老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索,如关于利用与求出的想法,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探求答案。老师可以为学生提示一下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如阳光下人或树木的影子,或是侧面观察太阳下墙体形成的阴影,剪纸、旗子等,于是学生们便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践研究,并选择相对来说较为新颖又比较直接的方式,如在小组之间随机选取一名学生,先了解学生的身高,让学生站立在太阳下,其他学生则通过绳子或卷尺来测量学生头部到影子头顶的距离,并通过计算求出该名学生影子的“身高”,其中一名学生作为“标杆”,几名学生进行测量,多名学生进行计算确保准确率,明确分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推导并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知识,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效率性,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若是学生表现不是很理想,也不能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要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改进。因此,不管学生的学习如何,表现如何,都需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才能让学生在表现优秀时继续保持,在表现不是很理想时能够激发动力。基于此,在教学评价机制上,便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价机制,而是要将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指标,综合表现中也要包括合作学习的表现。老师可以设立学生互评环节,在小组之内对其他同学进行相互评价,如小组表现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性等,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评价机制的全面性[2]。
结束语: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同学的鼓励与帮助,能够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同学友谊。
参考文献:
[1]沈作斌.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19,17(14):167+169.
[2]曹翠金.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