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王春芳
[导读] 初中历史是学生开始正式学习历史的起始阶段
        【摘要】初中历史是学生开始正式学习历史的起始阶段,在学生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时间跨越度大等特点。这些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只是单纯的完成了初中历史学习任务,对初中历史知识仅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注重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实效性 教学方法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就是承接历史,发展历史和创造历史。因此,学生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初中历史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让学生建立起一个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细化、深化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转变初中历史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往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未注重历史课程的重要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历史知识一带而过,并未进行详细讲解。教师一般给学生划出课本中的考试重点,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其历史意义。这种粗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历史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的理解,单纯的机械记忆对于历史学习毫无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将趣味、精彩的历史课程更好的呈现给学生。
        二、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材对于很多历史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介绍,很多历史知识并没有具体涉及,往往几句话就对一段精彩、宏大的历史时代进行了一个总结。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丰富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侧面加深学生对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内容学习中,课本中对于楚汉之争只是进行了一个大概的介绍。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详细的阐述这段精彩的历史内容,教师可以举例“运筹帷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等这些学生熟知成语的历史典故。也可以举例生活中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将帅不想见的趣味故事。还可以引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等历史诗词。这些多角度的历史内容补充会丰满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求知欲望,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在学习“推恩令”这一历史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定如下的历史情境:教师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组长为“诸侯王”,每个小组发放一盒粉笔给组长象征“诸侯王”的实力。然后教师再将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全都“册封”为“诸侯王”,这些成员就可以从组长那划分整盒粉笔。这时,组长的实力明显的缩小,原来“诸侯王”的实力被分散,再也无法组织形成有效的势力。通过这个生动的情境创设,学生直观清楚的认识到了“推恩令”的实际作用,对于这一历史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我国的教育领域。这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巨大便利,可以帮助教师还原教学内容中的历史场景,为学生展示更加“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更加“精彩”的历史事件。比如,三国鼎立这一历史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经典的影视歌曲,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到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时代。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影视片段。学生通过视频的直观展示,可以对这些课本描述的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鲜活、深刻的理解。
        (三)互动教学法。每一个人对于历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每个人喜欢的历史时代和历史人物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传输的教学方式,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起来。比如,在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就可以充分的互动交流,有的学生喜欢道家学说的“无为而治”,有着学生喜欢儒家学说的“仁者爱人”,有人喜欢墨家的“兼爱非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共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在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韩雪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6(28):72-73.
        [2]贾顺姬.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