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孙亚飞 岳瀚 刘圣华
[导读]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历史教学理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摘要: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历史教学理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大数据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高校历史教学理念出现两个新取向: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想性教学及从解释性教学转向问题性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应及时调整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性教学与问题性教学内容;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史料分析思考与总结环节时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
        引言
        要想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核心素养,就需要我们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高中历史教学革新。针对学生近阶段学习情况,我们依据原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开拓教学模式,不断借鉴现有全球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热爱历史,自觉地学习历史,增强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经过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明确感受到教学方法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的教学策略,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1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学校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投入到主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去,对于高中历史重视度不够,教师缺乏能力提升的渠道,造成很多教师都是原地踏步,导致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往往是照本宣科,毫无教学创新可言。
        1.2教学体系问题
        我们也依然是从常规角度入手,探索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绝不能够泛泛而谈,还是要深入到学校当地,对具体的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进行探索,毕竟不同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不同,而教师团队综合素质也是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学习以及历史教学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单方面的分析其他学校就将固定的方法应用在其他的学校当中,这样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
        1.3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问题
        部分教师没有按照新课程教育方式来革新教学模式,没有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自我检验,还一味地停留在过去的教学经验上,这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历史的信心。在师生关系中,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有问题不敢与教师沟通交流,师生距离越行越远,在现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虽然一些老师已经开始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实际的教学方式依然传统,他们对于新课程的认知也并不完善,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无法达到一个很深的层次。
        2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
        2.1从解释性教学转向问题性教学
        传统时代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解释性教学。历史事件、名物制度等解读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也以这些解读性知识作为参与考核的重要标的。但是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共享与大众化的时代,教师的解读性知识受到挑战,甚至有些时候被颠覆。教师的教学角色须作转变,应把以解释性教学方式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整体性眼光、特殊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性的分析方法。
        2.2从知识性教学转向思想性教学
        历史知识性教学,是以弄清历史事实为基本目标或基本任务的教学。大数据时代最大特点之一,是其所造成的知识与资源共享。通过各种大数据平台,高校历史教学内容能够实现触手可及。在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历史知识性内容,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可轻而易举知晓,教师的好记忆力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更多的时候,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更细致地讲出历史事实性细节。并且,以精确性而言,学生综合搜集而来的历史知识更加精确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讲授中,需要依赖精心的备课和超强的记忆复述历史知识性内容,时时警惕因出现误差而被学生指出,处于尴尬境地。

历史知识性内容已不再是教学的主要取向,教师的博学已成过去式,学生的博记也不再是优秀的特征。
        2.3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目前,教学模式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原先对于学生老师都是通过成绩对其进行评价,这种方式不全面,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发展状况,因此在当今教育状况下,要结合新课程对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由单纯的只看成绩转变为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生能够全面自我认识,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有针对性,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于学生的客观综合评价,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平等相处。
        3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实践
        3.1注重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中生普遍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今天的实际生活并不关联,因此对于学习历史并不感兴趣。殊不知,历史和现在是紧密联系的,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屹立在国际舞台上,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斗的结果。教师可以利用各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家风教育传承古典文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合结合当前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自身的生活是紧密连接的,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3.2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一堂课下来,不但是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也往往是身心疲惫,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况且,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也是日新月异,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为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之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扩展个人视野。比如可通过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其实已经有不少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提升也是比较显著的。
        3.3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
        所谓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一些典型高校当中探索分析其先进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满足学校的需求,另外也可以从国外的一些高校入手,探索其先进的历史教学理念。但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千万要注重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上文也说过,不同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必须要加以实践并探索其是否合适,这样才能够决定是否引进这类先进的教学手段,不然很有可能导致先进变为退步,反而影响了我国的高校教学。
        结束语
        总之,在大数据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情采取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以往一言堂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出教与学的民主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资料的收集以及与同学之间进行分工合作,感受真实的历史知识,发现历史规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学信.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J].历史教学,2017,(6)17.
        [2]苏瑛.大数据时代高校历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10)53.
        [3]李蓉.略谈大学历史学教育中理念改革与实践[J].大学学报:汉文版,2014,(3)12.
作者简介:
孙亚飞,男,重庆万州(1999年3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岳瀚,男,江苏丹阳(1999年10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刘圣华,男,广西桂平(1998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