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新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学科之一,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个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与努力方向。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新时期,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模块专题式的教学在给老师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课堂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如何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就新时期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究。
一、开展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顾名思义即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影响,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探究式的学习,可有效的点燃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问题讨论是互动教学的主要方式,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够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在课堂教学的中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根据学生多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如果按此下去唐王朝必能长治久安。而此时杨贵妃的出现,成为唐朝的分水岭。有人将唐朝的衰落归咎于杨贵妃,大家觉得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此时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各抒己见,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使学生能够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图文资料
当前社会已逐步进入一个“图像时代”,心理学家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人们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已达到83%。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图片和图片内容,比如相关的历史人物、文物、遗址等图片,还有一些史料、学术界观点内容的呈现,可谓是图文并茂。可见,在教学中注重对图文资料的解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手段将历史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对图文资料解读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时,肯定会提到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阎立本的《步辇图》。
虽然教材中这幅图在后来的有关文化内容部分才出现,但是将其应用于此节课的讲解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学生对于此节课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对后面知识内容的讲解有所帮助。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让学生试着判断图片中的三个哪一个是松赞干布派来的请婚使者禄东赞。有的学生认为是图片中第一位穿着红衣服的使者,因为他留着一脸的大胡子,像是西域的少数民族。这时有的同学反对,认为应当是红衣服后面的那位男子,因为唐朝时期的官袍就是红色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红色,且他所带的帽子也是唐朝的官帽。而它后面那个人穿的则是少数民族的服装。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虽然“红色说”和“头饰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此肯定中间那个人就是禄东赞,似乎欠缺一定的说服力,其他同学还有新发现吗?这时有的学生所中间这个人衣服比较紧身,而不像传统汉唐服饰那么宽松,这种服饰比较适合骑马。然后再结合红色衣服的头饰和服饰,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就是禄东赞。然后在学生判断出禄东赞这个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禄东赞的官职,为什么派禄东赞前来求婚等等,引发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分组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合作学习的开展,希望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探究能力。最为常用的合作学习开展方式,即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均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这一原则进行分配,然后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设计,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为例,其中涉及较多的知识点,比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爆发的原因、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等等,学生要想在短时间内理清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对其中的事件进行分别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分别汇报各自搜集的信息资料,共同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性质等。这样,学生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并在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过程中,获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在丰富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6):149+223.
[2]刘锡锋.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5):67.
[3]任晓霞.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