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寓“德”于“教”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范琼彬
[导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而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而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则依赖于教师们坚持不懈的师德教育。作为一名专业的中学英语教师,在搞好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必须把师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做到德育有痕,润物无声。
一.英语教学中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师德教育者。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应该适时渗透德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有积极向上的动力。而且在实践中发现情感对教学的成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气氛,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效率,所以,把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的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需求。
二.英语教学中德育的广阔空间(可行性)
        英语学科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文明礼貌,尊师敬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方面,都有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找准这个点,德育目标就能落到实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进行练习,这些实际上都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达到文道合一,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效果。
三.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育德于教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感悟,有如下几点建议:
1.德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英语学习能力,学习态度都有赖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保证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会使人受益终身。又比如,每学期我会在学生作业本封面,写下一句话:“You can do it!”来鼓励孩子热爱英语语言学习,养成克服学习困难的品质。而这种优秀品质,会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将来人生的路上面对困难时更上进,更坚强。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寓教于乐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修养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
中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影视赏析,参观郊游等等,组织活动时我特别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特点,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是智慧,更蕴含了文化文明。在中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接触到本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内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

外语教学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语言水平是综合知识的汇集,学生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越多,越能帮助他们形成对西方文化的正1确认识,消除部分-孩子心中盲目崇洋心理。增强名族自豪感,为将来与西方人真实交际做好理性准备。
4.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单的世界里,人与人总要相互交往,人生活学习在集体中,要为集体服务,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英语教学中,我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英语会话,讨论话题,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赛。同学们的积极性高,作为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能赢,都不甘示弱。如同举办英语辩论会,既练习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强了集体主义意识。
5.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在社会生活中巩固起来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我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时时刻刻深爱自己的祖国。我充分捕捉每一点与爱国教育有关的素材,例如在学习词汇,The Great Wall 时,告诉学生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闻名世界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然后让学生造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I love the great wall,I love my country”“Im proud of the great wall”这样既激起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非常激动,学生居然能表达出这些思想和观点,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把这些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展望祖国强大的大好河山,去感受祖国母亲的壮美。
6.树立典范,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
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情感和意志的交流,而且还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引导。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的天赋和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一味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他们。真诚接纳,关爱,宽恕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用意,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秦且可信,才能接受老师对他们的一番苦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信心较足,学习兴趣较浓,并能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教学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以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去影响学生,让英语课堂弥漫着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以切身的体验去看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身心方面有所进步。总之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育德育教育于教学中,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作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