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钟振鸿
[导读] 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摘要: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分组分享教学法的类型以及优点进行分析,并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具体研究,其中主要包括ABC分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灵活分组教学的应用效果以及一对一分组的应用效果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组分享;应用效果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作为锻炼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受到了老师以及家长的充分关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体育机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目前,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是分组分享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教育水平。
一、分组分享教学法的类型以及优点
        分组分享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将学生根据标准分为几种类型,进行针对性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以及发展性进行全面培养。目前,分组分享教学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ABC模式的分组。这种分组类型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进行分组,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接受能力等,将以上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组。其中主要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为A组、B组以及C组,教师根据每个组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1]。
        第二种,灵活分组模式。在这种分组模式中,没有固定的分组类别,每次的分组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现将水平较为相近的同学分为一组,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将水平相距较大的同学分为一组。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三种,一对一分组类型。在进行该种分组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正确的认识,利用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综合能力较弱的同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感情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以及默契度。
        分组分享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进而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其次,该种方式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共享,进而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效率。最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通过相互分享的方法,对自身能力进行不断提高。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ABC分组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其中划分层次的依据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以上条件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在分层之前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深入了解,避免将学生分在与自身水平不相符的组别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为A/B/C组,A组的学生羽毛球基础较好,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

B组的学生羽毛球基础属于中等水平,或者羽毛球基础相对薄弱。C组的学生没有羽毛球基础,需要教师从最简单的知识开始教起。针对以上三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在对A组同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所以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羽毛球技巧训练中,其中主要包括对接球技巧以及扣球技巧的训练,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羽毛球水平。
        在对B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基础知识教学与技巧教学相互融合,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羽毛球技巧进行全面提升。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水平。
        在对C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组学生的基础较差,有的同学甚至没有羽毛球基础,因此需要对羽毛球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学生羽毛球运动安全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羽毛球基础能力,通过对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发现,学生的整体羽毛球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二)灵活分组机教学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灵活分组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灵活分组方式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将同一水平线或者水平相近的同学分在同一组,第二阶段为将水平相距较大的同学安排在同一组,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正确认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刚开始对学生水平的认识不够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机划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解。在教学中期阶段,教师已经对学生的综合水平有了正确的认识,所以可以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组进行教学。由于该组学生水平比较相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后期阶段,学生整体的排水水平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将水平相距较大的同学安排在统一小组。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教学,先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排球水平的效果。
(三)一对一分组的应用效果
        一对一分组模式的应用主要指的是利用综合水平较高的同学对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训练,这种方式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一对一训练中可以相互分享经验,进而提高自己水平。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的综合水平较高,另一个小组的综合水平较低,教师将两个小组的同学相互对应,组成两个人一组的搭档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此过程中综合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以及技巧传授给搭档,或者二者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最终到达共同进步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沟通困难的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遇到的问题与搭档进行交流,共同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比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因此能够更好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分组分享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兴趣。由此可见,对分组分享教学法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能够为今后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卫文.解析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12-113.
[2]曹志林.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18):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