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明确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几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就是指阅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除此外,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三个方面也与阅读脱不开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要通过英语文章、新闻等途径,离不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需要大量的阅读量来做铺垫;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能力是必须培养的一个方面。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应试教育影响仍在
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行课程改革、高考改革,但通过高考仍然是高中生进入高校深造的必经之路,应试教育始终有着影响力市场,因此,帮助学生在高考的战场上获得优势一直是高中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教师、家长乃至于学生自己都在阅读分数上投注了过多的关注,重视的不是英语阅读文章十分读懂、分析透,而是阅读理解题目答得是否到位、不丢分。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自主阅读与讨论时间不足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单词、语法、句型、篇章结构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又基本上涵盖了这些教学重点,显得知识点满满当当。而且,高考英语试卷上,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不仅有阅读理解,还有完形填空等形式,前者注重语篇分析,后者注重词汇、语法、句型结构分析。这就导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信息量大,课堂教学时间紧张,教师较难挤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分析思考、小组讨论。灌输式教学有时是教师们的无奈选择。
(三)对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不足
阅读技能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技巧,理应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对词汇、语法、句型的讲解,对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有所忽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文章主要思想、上下文来选择正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也不能很好的处理阅读材料中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在不明确文章作者观点的情况下大量丢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用文化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多有不同,在对比过程中有很多奇妙、有趣的点,这些方面的文化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因为英语教学多通过阅读材料来阐述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还能够一并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除了中外文化上的差异外,有关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阅读材料也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和高考英语考察的重要组成,比如外研版高一英语第六章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互联网与电信)就是一章与科技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先行了解有关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对于本课阅读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
(二)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空间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交流、共同分析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阅读、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直接将知识递到学生面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疑惑于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单词,却不能很好地分辨多义单词在文章中究竟是哪个含义;当学生使用单词的常见含义时,出现理解错误的几率很高,阅读理解答题丢分现象严重。其实这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不足的一个体现,以单词charge为例,这是一个名词、动词两种词性的单词,名词情况下有要价、收费、指控、指责、谴责等含义,动词情况下有收费、向……要价、记账、控告、起诉等含义。这些单词含义的差别较大,学生需要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根据上下文去分析,去判断作者究竟使用的是单词的哪一种含义。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直接帮学生将句子、篇章翻译过来,那么学生就失去了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的机会,失去了深入了解单词不常见含义的机会,继而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成长。
结束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习得第二语言、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必要途径,阅读在高考英语试卷上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因此,高中英语阅读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处罚,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银维. 核心素养框架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 英语教师,2020,20(08):164-166.
[2]鲍鑫.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活动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影响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