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形成性评价数据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凌玲 徐菁玲 邢惠萍
[导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用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可见,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充分关注个体进步和全面发展潜能的评价方式。
        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虽已有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但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表达能力弱。写作中逻辑混乱,思路不畅,结果和题目要求一点都不符;还有的学生平时已养成了用汉语思维,而不是用自己熟悉的英语句子去思考,造成汉语干扰,从而使学生从最初的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甚至到最后拒绝写。因此,如何针对学生的需要和现有水平,采取“有效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与能力”策略,取得实效。
        一、造句成绩记录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及观察学生个体的差异的工具
        由于性格、水平等多方面原因,有些学生不爱写作。为了在每一节课英语写作课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的写作能力,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乐于进行有创意的写作,笔者精心设计了“造句成绩记录表”,由教师进行记录,在每一节写作课上利用所学的重点句型造句,学生每写对一句可获得1分;每周公布上一周的统计,取前十名同学,进行表彰。期末每人的得分作为写作成绩的一部分。积极刺激学生互相竞争。造句成绩记录表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写作水平,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
    二、评价学生周记———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学生周记的内容可从短小浅易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写作的内容可以是描写自己的教室或卧室、家人或朋友、自己的学校、介绍自己最爱的运动、或学校生活、小故事等。最初可以写简单句,随着句型、词汇的增多,学生还可以按每模块的设计增添内容,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鼓励。评价时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作好记录,期末时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综合成绩,并在结业典礼上进行优秀周记作品展览。
    三、加大听、说、读三种技能锻炼——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写作是听说读这三种技能的综合反映,更是主题意义下最终输出的成果。笔者加强学生三种技能的培养与评价,鼓励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语言材料经过加工说出来或写出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展示,小组评价组内展示,班级评价小组成果,校内展示。促进学生思考,提升写作能力。
        四、学生写作文件夹的建立——学生走向独立自主的有效途径
    英语写作文件夹收藏每个学生代表性的写作作业和反思报告。通过建立写作文件夹,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写作作业,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时,它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学生在利用英语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的不同、在英语写作中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和技巧等。学生英语写作文件夹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写作文件夹收集的内容可以是学生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自己最满意的英语句子或作文,最满意的英文手抄报等。
        五、成果与成效
        (一)学生对英语写作接受程度提高
    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后,笔者再次让学生填写表格,并进行对比,以此来观察学生的发展及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增强
    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对英语写作的热情,不再将英语写作当作枯燥的差事,而是带着热情和希望去写作。教师的适时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在一篇篇的写作中找到了自信。每一次肯定、欣赏的评价,都是帮助学生挖掘出其内动力的最好催化剂。很多同学在文章写完后,主动反复修改之后交给老师。他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期待着它们能够发表在班报或校报上,从而获得别人的肯定。
    (三)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翻一下他们的造句本、写作本就会清楚地见到学生进步的过程:一开始,部分同学一点也不写,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就只能写小半页,后来增加到半页、最后增加到一页甚至是两页。每一页都记载着他们的进步,饱含着他们的热情。另外,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由最初空泛地模仿例文,逐渐到会用英文描写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抒写真实的情感。有些基础较差、原先连写出几个正确的句子都困难的学生,也渐渐能写出完整、有条理的英语作文来。
        六、实践反思。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注重学生的写作进步,进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适时适度的鼓励,开发学生的潜力,努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产生自信心,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俞唐. “体现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方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年第10期
4.姚勇芳.“英汉结构差异在汉译英中的表现” 《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
5.蔡基刚. “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160-161,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