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黄翠娟
[导读]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断变化、生源质量有所下滑、学情复杂程度增大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断变化、生源质量有所下滑、学情复杂程度增大,对教学质量监控提出新的要求。教学信息员制度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施、存在的不足和改进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质量
        正文:

        教学信息员是每个行政班班委会中设置的一个学生干部岗位,职能是向学校(学院、系部)反馈课堂教学状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学校的学风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环节和学生层面的班风学风、考试情况等方面),并提出意见建议。教学信息员制度是学校(学院、系部)及时、便捷地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学习条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密切师生联系、增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的一项制度。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断变化、生源质量有所下滑、学情复杂程度增大,对教学质量监控提出新的要求。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制的创新途径之一,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施、存在的不足和改进进行探讨。
        一、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施
        教学信息员的聘任。教学信息员每班1人,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要求参与选举的学生乐于为班级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做事客观正直,勇于提出意见和建议,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管理活动,并熟悉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选确定后,聘书由教学系部颁发,直接向业务指导归口系部教学秘书负责。
        教学信息员的工作内容。填写《授课日志》,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日常教学各类信息,包括每个节次授课内容、授课地点、学生考勤等;填报《意见反馈表》,反映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状况和意见,提出有必要的建议;参加师生、督导座谈,根据平时关注及收集到的同学们关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训条件以及系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传达到系部;发挥信息纽带作用,转达教学秘书发布的各类信息和事务性通知,如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技能证考试、补考、调停课等;每周2节课到系部教学秘书办公室值班,协助处理办公室事务,如扫描复印、汇总统计等、档案整理等。
        教学信息员的组织架构。分为班-级-系三个层次,即信息员-年级负责人-系教学秘书。信息员定期按时提交日志表和信息反馈表,年级负责人汇总有关情况,系教学秘书把握全系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处理。实际工作中,许多事项教学秘书广而告之直接通知到各班,特殊事项直接通知到具体某个(些)班,以提高传达效率。
        二、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成效
        教学信息员制度已实施多年,在教学质量监控取得一定成效。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方面,绝大部分教师客观对待教学信息员提出的关于课堂教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作业、实训等信息反馈,从肯定、赞扬的意见中得到激励,从批评与建议中认识不足,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学院、系部相对实时地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可采取调研、督促整改等措施进行干预。校园学风班风优化方面,教学信息员及时、准确、客观地收集学生的课堂出勤信息,反馈至系部,系部实施党政联动机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对旷课、学习主动性和极性不高的学生开展相关工作,从而营造好的班风学风。教学管理改进方面。民主治校、科学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特点,教学信息员是学生自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是校园生活和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学信息员制度这个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桥梁,同时直接听取有利于学校各个方面管理的基层意见建议,建设同学们满意的校园。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已成为学院和学生双方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教学信息员制度存在问题
        人员素质参差。教学信息员是班为班干岗位之一,但由于高中及以下学习经历均没有该岗位,所以任职的同学对于教学信息员的班干地位认识不清,在竞选时心理标准也低于班长、学习委员等岗位,因此人员素质比较参差。主要差别体现在责任意识、工作态度、领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客观公正的心态等方面。能否履行好岗位,与信息员素质息息相关。
        信息反馈质量不高。从接收到的教学反馈来看,有些反馈过于简单,如“很好”、“优秀”等,且同一个班级对大部分课程任课教师在整个学期间的描述呈现单一化;有些反馈表达不清,如“结构简单”(欲表达意思应为“结构清晰”),导致反馈意见需二次加工,工作效率降低;有些反馈没有紧扣教学重点,如“软件版本与课本有出入”等,完全与学习核心内容无关;有些反馈不具代表性,仅一家之言,甚把个人对任课老师的不满通过职务之便进行“报复”。
        激励与培训指导不足。教学信息员唯一的激励来自每学期的综合测评加分,精神奖励不足。与其他班委班干相比,信息员的工作量是固定的、显然的,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明确的任务,但综合测评加分并没差异。另,学校在对信息员的培训和指导很少,缺乏工作统筹兼顾的安排,信息员自身工作能力无法得到认可和提升,,其工作热情容易减退、倦怠心理容易滋生。
        四、改进对策
        加强培训。信息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较好的思想素质,聘任后要展开系统性的培训,给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展示自我和挑战自我的平台与机会,强调反馈信息的客观公正,同时要鼓励他们敢于讲实话、讲真话,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更好的投身工作。
        强化队伍自主管理。随着学生的入学和升学,信息员队伍具有固定的流动性,必须加强队伍自主管理,传承好一些优良作风和传统。队伍中的骨干成员要发挥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的作用,保障各项业务衔接和服务到位,推动整个队伍的焕发生机。
        健全激励。每学年进行信息员的总结表彰大会,交流工作心得和体会,表现优秀的信息员授予“优秀信息员”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表现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并给予专项加分。
        搭建信息平台。学院统一协调建立多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员工作制度,共同、及时处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的信息,减少信息流动环节,畅通反馈渠道,提高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时效性。
        五、结语
        教学信息员制度在民主治校、科学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与学生、学院与学生教学至关重要桥梁,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关乎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活动开展成效。基于目前的制度运行情况,今后日常工作开展中仍需不断思考总结,查漏补缺,逐步完善。教学信息员制度健全,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严发萍等.医学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8):1199-1200
[2]周斌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制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14(124):36-37
[3]张海平等.高职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0):46-47
[4]董栋等.高职院校信息 员制度运行现状浅析[J].文教资料,2018(3):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