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学的内容包括: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与药效,治病机理等。其具有知识量大,知识分散,理论内容枯燥死记硬背易混淆,很多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因此,传统教学往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更多的信息得以以更形象、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快速传播。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和翻转课堂,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药学教学
引言
中药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中医其他临床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对于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和核心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目前中医药学校教学仍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现实性,容易更加抽象地添加中医药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困难加重。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药学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启发临床思维,亟待中药学教师认真思考解决。
一、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逆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1960年代提出的学习理论。Bloom认为,无论学生的水平如何,都可以在适当和良好的教育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下使用。美国的课堂反转在过去十年间在美国已经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公认和最受欢迎的课堂形式之一。在2010年后,“逆向课程”在医学以及教育党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护理和诊断领域也引入了“反思”,特别是在侧重于操作的临床试验(护理基础知识、心肺分裂知识等)中。),从而使教学质量略有提高。反课堂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但往往得出旨在实现学生个人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结论。目前很少研究逆向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在医学专业实践的框架内进行转诊。应用研究以逆转课堂,有助于学生的动机、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开放、实用和创造性的医疗专业人员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样的时代,本国的做法越来越被逆转。
二、中药学课堂教学当中融入翻转课堂必要性
首先,在微课基础上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实现学习任务,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完成测验,因此学生需要对课余时间进行管理,合理调配学习时间。录制的视频及测验能促进学生把握重难点,并初步制定学习计划,了解学习进度,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合作能力。学生在网络平台模块上能够发表自身的看法,分享学习心得,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答疑平台上向教师或同学求助,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促进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知道学生给予讨论,发表其观点,主动探索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药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一)、前置学习阶段
该阶段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较大的考验,一般情况下,前置学习都是以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为主要学习途径。为了提高微视频的制作水平,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大纲有详细的了解,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在不同的知识模块中设置相应的知识点,然后制作出微视频,微视频的时间宜控制在10分钟之内,然后设置相应的自学检测试题。
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中药学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可采用图片、动画以及案例等方式进行讲解,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比如《中药鉴定学》中中药品种的“真”、“伪”鉴别,我们无法把市场上流通的所有掺杂、造假的药材都收集到教室给学生观察,特别是贵重药材更难以集全,单纯的图片对比也不能形象的体现出从中药采收、加工、炮制到饮片、粉末等伪品的特征。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尽量收集各种真伪药材的性状对比照片、鉴别方法视频,将其主要特征制作成教学视频、三维立体动画,使知识点更全面、生动,突出。
(二)、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通过预习作业的分析,在上课时可重点讲解学生自学时最薄弱的地方。上课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不定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组成部分。(1)抽检自学结果。随机抽取学生或者小组,走上讲台对课前所学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医实操技能进行展示,借以考核学生课前对知识掌握程度。为了避免学生“搭顺车”的侥幸心理,也可以安排学生统一进行随堂测验。(2)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更好的调度学生积极性,学生继续提出疑问,同时教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3)总结拓展。通过引导其完成对所需内容的概括以及总结,设计一些拓展训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
(三)、课后辅导
课后教师利用学生自学进行课后辅导,按目的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的在线讨论,在线解答学生问题。
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翻转课堂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一定全部按照前面提到的三个环节执行,对于不适合前置的知识点,还是应该以课堂讲授为主,但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配合多媒体等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对中药学教材和教学大纲有详细的理解,合理布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充分展现出翻转课堂的价值。
结束语
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的基础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桥梁学科,所以应重视中药学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基本理念相似,但不同教育层次、不同课程在运用时具体实施的方案、细节各有不同,即使在美国,翻转课堂也不能说是成熟的、普及的。这意味着,想要将翻转课堂在中国高校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根据中药学课程特点充分“凸显”翻转课堂的优势,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实践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易湘茜,邓家刚,侯小涛.研究生海洋中药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04):121-123.
[2]杨春霞.翻转课堂模式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8-11.
[3]吴阳,雷磊.翻转课堂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见习带教中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4):32-33.
[4]许薇.翻转课堂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1):19-20.
[5]冯惠群.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8(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