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周梅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目标及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目标及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着眼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在提高学习系统性与理解方面的优势,探析其在课前教学设计与预习和课上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文章深层内容、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实际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前言:思维导图是以搭建知识体系为目的,利用文字、线条、色彩等多种图形工具,将发散性思维形象化的有效思维工具。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描述与分析,以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知识,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解性记忆。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优势
        不同于初中英语,高中英语在词汇量、语法深度、读写能力等方面提高了难度,因此初中机械式教学和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高中。因此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习系统性和理解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构建英语思维导图,能够将词汇、句型、语法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词汇语法学习系统,更好地掌握词汇间的联系与语法间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词汇、语法的记忆程度。同时,在掌握文章主旨、意义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将文章内容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构建文章基本结构,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课前
        发挥思维导图在加深学科知识体系机构化的优势,在教学初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与布置预习,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其一,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依据逻辑关系和英语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其二,在学生预习作业中合理运用导图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课程内容结构化体系。通过归纳型思维导图,将词汇、语法、重点句型进行初步归纳,能够快速掌握其与课程主题间的逻辑关系,加强对其理解程度,为学生进行分析、创新学习提供基础支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以高中一年级英语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为例,学生通过围绕单元中心话题“奥运会”,结合课本内容绘制奥运会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通过初步预习了解到的古代、现代奥运会的异同点,并了解奥运会基本项目、常识等。在预习的过程中,将遇到的生词、语法按照思维导图结构进行归纳整理,提高学生预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同时,学生以形象有趣的线条、颜色绘制奥运会基础常识的同时,是提高学生对奥运会学习兴趣,加深奥运会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相关词汇、语法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公平竞技精神,将奥精神用于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二)课堂
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探析文章深层内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等多方面。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导入氛围,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完成创设教学情境环节,创设问题、绘画、故事等多种情境,有效调动学生英语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同时,也可以巩固已学词汇、语法,并锻炼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在高中一年级英语必修三《Unit 5 Canada —“The True North”》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关于加拿大的介绍,结合班级学生英语水平,提供适合长度及难度的阅读材料,设置词汇、语法、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学习,并以分析型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在帮助学生立了解加拿大的地理、自然资源、城市概况等方面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词汇联想与解释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
2.探析文章深层内容
        在进行课本文章解读时,可以利用分析型思维导图的主标题与子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文章的结构以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文章信息链条,梳理文章脉络框架,将知识体系化、阅读结构化和理解化,使学生对文章形成整体理解,对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应用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探析文章深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1]。例如:在高一年级英语必修一《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针对英国与美国英语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用分析型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并最终得出差异结论,更好地了解英语变化趋势。
3.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是在学生具有一定词汇、语法、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主要体现。英语写作中学生经常出现文章结构不完整、质量较低等问题,针对于此,在提高学生必备的词汇、语法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创作型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写作前充分考虑写作思路的问题及写作中使用的词汇、语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之前实现对写作框架的构思,从而提高英语写作内容的条理性、脉络的清晰性、词语与语法的合理性[2]。
总结:通过发挥思维导图自身优势,将其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进行融合,在课前加强教学设计结构化、合理化,提高学生预习归纳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在课堂创设教学环境、培养文章深层理解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高英语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建民.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2):71-73.
[2]杨浦林.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8):131.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8-645”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