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学质量。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的发展储备语文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情感教育;初中生
引言
语文教学包括了阅读内容、写作内容以及古诗词鉴赏等内容,涉及到了文言文语句的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到文章的主旨,更要求他们明确文章所抒发的情感,这就提出了语文情感教育的概念。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情感教育的开展,认为情感教育将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具体内容联系在一起,带领学生朗读出文章的情感,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的变化,懂得如何去表现出文章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人生的共鸣,成为了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第一,情感教育渗透下,让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不再是处于单一学习空间中,学生拥有了良好的知识学习体系,加强了自身对初中语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第二,情感教育渗透之下,就会让学生拥有相应的情感教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这是进一步整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保障课堂顺利发展的根本[1]。第三,情感教育之下,也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品格修养,形成了自己的良好发展体系,拥有了优质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情感的激发下,就会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品格思想。
二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以及现代文章中都有具体的表现。如古诗文教材中,《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感。《给女儿的信》表达了作者对家人思念的情感,这些古诗词及现代文都展现了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在日常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对古诗文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之前的会读会背,转变成对古诗文表达情感的理解,让其能充分的感受到古诗文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学习《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师要对其进行解析,使学生能了解到诗人在语言中所表达的那种不畏惧挫折,要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与献身的精神与爱国情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二)构建良好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自身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和形象的教学模式下,感悟语文知识学习,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解和认识。教师通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教育模式,让教育价值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生动和形象的知识学习下,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解体系。因此,教师从《爱莲说》教学内容出发,让学生在观看生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情况下,能够学习作者的高尚道德情操,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清高的情操[3]。
这样,以具体的情感教育为依托,让学生的良好道德得到培养。教师通过这个形象的教学情境创建,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了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并拥有良好的发展道路。
(三)创设情感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情感的体验
初中语文教师创设出情感实践教学活动,利用实践验证文章的情感,不再只是将情感停留在文字方面,更是将情感抒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带领学生到生活实践活动中去感受情感,增加他们对文章情感的感悟。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完“春”课文后,就带领学生大自然实践活动当中,引领他们感悟到春天的变化,让学生对于春天有了真实的感受,将春天的各种事物赋予情感,认为小草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机而不断的生长,认为小花是为了笑的更加灿烂而开的更加鲜红,同时,发现春风会微微吹拂人的脸颊,有一种抚摸的感觉,在春天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文章的情感,形成较高的情感实践能力。
(四)结合实际生活,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所承担的情感教育任务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情感教育不能与实际生活脱离,应让教学内容回归于生活,融入生活,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将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成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直以来,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以自身为主体进行知识教学,但是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发挥怎样的榜样作用,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情况更是频繁出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要想有效完成知识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造成的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严于律己,这样才可以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引导,使他们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以及审美观念,从而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对教材里面蕴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优秀教学语言的有效利用将文章意境更为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让学生他们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美、人文美以及意境美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在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各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具有推动的作用,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我们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国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8.
[2]张俊林.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67-369.
[3]蓝启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