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并从阅读量、阅读面、阅读兴趣等方面予以提高。针对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基本思维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仅仰赖小学语文学科有限阅读课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阅读需要,这时候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拓宽学生阅读面,使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并促进学生朝着全面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基于此,对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掌握有效阅读技巧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仰赖学生对书本课文进行阅读,无法取得理想语文教学效果,还需要将群文阅读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开阔思维眼界,还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得到显著提升[1]。本文联系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科学合理选择材料、注重问题设置、加强技巧引导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拓宽学生知识面,将群文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需要老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与书本课文相对应的群文阅读资料,让学生在群文阅读和对比分析中把握文章主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阅读材料,并且这些资料与课文存在紧密联系,阅读学习以后知识结构也会更加宽阔和完善;(2)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群文阅读包含了3~4篇文章,学生想要从阅读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就要对这些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并在这过程中比较分析和提取关键信息,以更好把握语文学习重难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明显提高;(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小学阶段开设小学语文学科,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为学生其他学科和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并在参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思维和能力提升,相应课堂教学目标也会更快、更好实现[2]。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确立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为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就需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并注重采取多样化措施,增强群文阅读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还能够引发学生阅读思考。以“桂林山水”为例,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方式向学生呈现桂林山水美丽景象,以丰富学生视觉感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到群文阅读学习当中,整个过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并使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二)科学合理选择群文阅读材料
围绕主题选择合适材料是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阅读材料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最终教学质量,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群文阅读主题加以明确,同时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对群文阅读数量和难度进行科学把控,学生在对一个主题多篇文章阅读以后,相应阅读量和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展。以“触摸春天”为例,老师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时间等进行主题确认,并围绕“春天”这一主题选择群文阅读材料,操作中要对阅读材料难易程度进行严格把控,使之与学生实际阅读水平相适应,并保证群文阅读效果[3]。
(三)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群文阅读主要是在建立在单篇文章阅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多篇关联文章进行阅读,并且阅读过程中对各篇文章重要知识和信息进行提取整合,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遇到问题,文章表达主旨也能准确把握。实践中老师可以将多篇文章视为一个阅读整体,并设置多个比较性、迁移性和冲突性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将多篇文章内容有效联系起来,并在相关信息提取、分析和整合中找到问题答案,学生延伸、鉴赏、创造等多种阅读素养也会得到有效培养[4]。以“生命生命”为例,老师就可以融合“我看见了大海”、“三个人一双眼睛”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为了增强群文阅读目的性,老师就可以设置“生命是什么?课文总共说了几个事例?作者通过事例描写想要阐述什么?”等问题,待学生完成群文阅读以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分析,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推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开展,学生在阅读理解以后也能够对文章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加以把握,学生思维、阅读、理解、探究等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加强方法引导提高阅读水平
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描述内容,并找准课文学习切入点,妥善解决课堂老师提出问题,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基础上,学生阅读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升。考虑到学生群文阅读涉及信息量比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要引导学生采取默读、略读、浏览等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文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并在深入阅读中体会文章主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略读,以对整篇故事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对文章重点部分进行精读,以准确把握小女孩总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并且每次擦燃火柴后出现了什么幻像,然后组织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浏览以感悟文章表达主旨,最后联系“拇指姑娘”、“渔夫的故事”、“青蛙王子”等文章,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感受到童话的特点,并且在四篇童话对比分析中掌握异同点,针对安徒生用幻想表现手法,凸显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也能准确把握[5]。
(五)注重课后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在完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以后,老师也要结合群文教学取得成果,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加以把握,尤其是针对学生群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提出并给予针对性建议,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群文阅读方法,使学生阅读素养得到提高。另外,老师也可以在课后反思中对群文阅读教学材料选择、问题设置、教学方法运用等进行完善和优化,使之更加契合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相应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结语: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注重对群文阅读进行运用,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和拓宽知识面,相应思维、阅读、理解等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然而想要取得这一理想教学效果,就要老师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对群文阅读材料进行科学合理选择,为提高学生群文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将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渗透到其中,同时注重阅读技巧引导和课后反思,让学生更加高效开展小学语文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并促进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新华.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南北桥,2018,(22):11.
[2]李宏.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速读(下旬),2019,(10):54.
[3]李小军.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10):56.
[4]王丽洁.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读与写,2019,16(29):90.
[5]苗倩.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