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指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将班级体教育要求内化成幼儿的自觉行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该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
【关键词】 实践;聆听;榜样;体验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农村的孩子又多是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隔辈带的现象很普遍,隔辈溺爱的现象尤为严重,孩子无论对错,总是讨好和听从,导致幼儿分不清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无理取闹、娇宠自私、缺少自主管理能力。大人总是说孩子还小不懂事等理由来掩盖孩子的自私行为。更加严重地导致孩子任性、不讲理、不会自主约束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通常会激发任性心理。而具有任性心理的人通常不顾客观环境和外界条件是否允许,不顾后果好坏,不管他人的意愿和利益,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放任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丝毫不受约束。《指南》的意义在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正处于人生中个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有的放矢,在自主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孩子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采用先入为主的思想,让幼儿了解班级公约,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明确目标地指导幼儿各项活动。并在之后的实施中,尽量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多一点耐心,让幼儿在自主实践中自主思考,化“他律”为“自律”。
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时期,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爱要科学,教育更要讲科学。
有的放矢,不包办代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做,适度的接受一些挫折教育,而不是过度保护,过分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挫折,就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性格。
如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都给予他们自主选择权,尊重幼儿想法,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身份,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能动空间。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二、察言观色,在聆听中寻找教育的契机。
在各个活动中,幼儿们总是会有很多有趣的对话,而有些对话,恰恰就是我们教师要关注和展开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区域活动,周恩宇小朋友着急得和叶正声小朋友吵起来,他们都想要篮筐里的蓝色积木,谁也不肯松手。周恩宇小朋友一直大声叫着:“手放开,是我先拿到的玩具。”而叶正声斜视着眼睛看着周恩宇,死死拽着玩具不肯松手。我在稍远处观察着他们的举动。叶正声最后松手了,哇哇大哭起来,周恩宇还是不依不挠的,独享“战利品”。
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孩子们有自我选择玩具的欲望和权力,可是,他们却缺乏分享,缺乏换位思考,表现出的自私自利令我担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1岁左右孩子就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倾向,2岁左右的孩子就会自发馈赠礼品、玩具,懂得对同伴表示同情和安慰。而孩子的自私行为的产生,很多都是父母的不讲原则,孩子需求无限量满足导致的,这种自私心理极易导致不良品质的发生,如说谎、陷害他人等,我们要将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
在这件事件后,教师就专门针对这个事件进行了主题教育。开展了分享玩具的活动,让幼儿们倾听关于分享的故事《小松鼠的苹果》。这些,带动幼儿由被动转向主动。内化幼儿心理,从心理认知上认同分享是快乐的,从而逐渐改变自私的心理。
三、模范表率,在团队中树立榜样的力量。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主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父母过度的保护宠爱,才造成孩子自主人格的缺失。如何能在亲子间改善过度依赖的心理,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
教师创设了“小小智慧星”,对于一日活动表现积极和主动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星星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还可以树立小榜样,凝聚榜样的力量作用,促使孩子们学习模范。
让每位幼儿形成主人翁的意识,轮流充当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主能力也顺势得到了发展。
四、叙势待发,在体验教育中培养自主。
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所以一日生活皆教育,儿童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生活,也不能脱离生活的经验。
说百遍不如做一遍,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给孩子们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成长,收获自主的快乐。
我们有意开展了各种亲子体验活动:清明果的采摘制作,眉毛酥的制作,植树节的种植活动,三八节的护蛋体验活动等。
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体验,换位思考,学会分享、学习自己动手制作,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主动参与活动,并成为体验者,感受劳动的艰辛,感受做家长的辛勤,学会感恩家人。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我们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主动参与并创造生活,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有计划和有目标的实施过程,而且班级三位老师的协同合作是关键所在,让孩子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学会自主约束和管理自己,需要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细节,用心做好记录,教师经常反思、总结、不断寻找更适合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做个有思想、有主见、有道德的人铺好垫脚石。
【主要参考资料】
[1]刘岩编著《我的责任我来扛》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刘瑮著《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 南方出版社
[3]连山著《影响人一生的习惯》 中国华侨出版
[4]《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5]宿文渊著《每天读点成功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