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李颖俐
[导读]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出重围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出重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作为教育启蒙的重要阶段同样备受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幼儿教学提出的全面发展要求,各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引起重视。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园;教育教学;渗透
        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展现形式之一,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幼儿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尽早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文化素养。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的作用
        1、趣味性更强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促进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民间文化艺术本身独特性较强、不论是在外观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能够给予幼儿视觉冲击。以民间文化艺术为载体在幼儿看来更具趣味性。
        2、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
        前文提到,幼儿园是实施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国家及各地区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新课程标准改革更是强调幼儿全面发展与德育渗透。民间文化艺术所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升华。
        3、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就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现状而言,部分时分针对的传统文化由于传承力度不够逐渐消失,是我国文化发展一大损失。将民间文化艺术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1、注重幼儿园教师民间艺术文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由于幼儿思想发育尚未成熟,其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起到中小学生所能起到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教学的把控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重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幼儿能够逐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幼儿德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将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起来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基于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幼儿教师在民间艺术文化方面的知识培训,使教师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刻。定期培训可以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展览馆馆长或其他从事与民间艺术相关工作的代表性人物来校进行经验分享与专业指导。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对社会上的民间艺术展览进行参观,实现幼儿教师的自我提升。


        2、加强民间艺术文化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性
        任何一项艺术在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后所发出的光芒都是耀眼的,民间艺术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民间艺术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十分丰富,常见的民间艺术文化有绘画、雕刻等。综合来看,这些艺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同样不能忽视实践教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更符合幼儿的心理及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幼儿性格活泼,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实物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中众多教师通常是以物品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往往幼儿的注意力不能做到完全集中。基于此,教师可再次教学过程中引导语儿开展剪纸活动,幼儿可以将自己想象的动物或其他物品通过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幼儿对于教学内容中所设计的实物更加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剪纸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此外,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学习能力,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剪纸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皮影艺术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经典,但由于年代的限制出生于新时代的幼儿往往没有见过皮影的真实面目。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播放等尽可能真实的为幼儿还原皮影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讲述更多带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故事。最后,鼓励学生就刚才的动画播放或故事讲解发表看法。
        3、情境创设,为幼儿营造民间艺术文化氛围
        要想充分发挥民间艺术文化的教育作用,需要拉近幼儿与民间艺术文化之间的距离。因此,民间艺术文化与幼儿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通过多变的学习空间抓住幼儿的眼球,不断给予幼儿视觉等方面的冲击,从而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该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辅助工具,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为幼儿选择符合其认知水平与心理精神需求的情境,充分考虑情境变化对幼儿学习过程产生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民间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融合对于幼儿思维的全面发展、幼儿价值观念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在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幼儿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幼儿自身条件的限制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院方要积极为教师教学寻找可利用资源,给予民间艺术文化教学最大程度的支持。值得提醒的是,幼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二者融合协调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幼儿反应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王芳.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36):32-33.
[2]张秋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7.
[3]赵秀平.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8.
[4]孙敬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