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刘徽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数学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数学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而且教学目标同样发生一定变化。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是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儿童后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还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是教师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同时,计算能力还是数学方面核心素养当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儿童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之中提升儿童计算能力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计算能力

        前言:如今,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和计算有关的内容,然而尽管一些儿童已经对计算公式以及原理加以掌握,然而依然无法在实际运算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计算正确率并不高,对其学习信心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数学教师需着重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并且促使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有效锻炼其数学思维,培养其数学素养。
一、当前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现存问题
(一)儿童计算速度较快,然而错误较多
        在平时学习期间,尽管多数儿童计算速度非常快,然而计算的出错率非常高。所以,通常儿童对于数学计算并无太大兴趣,有些儿童甚至十分排斥计算。其实,计算练习并不太大难度,只是儿童缺少计算能力。这样一来,儿童进行快速计算,就会导致其频频出现错误,进而对其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产生影响,阻碍其能力发展。
(二)教师注重练习结果,常忽略方法运用
        除儿童自身问题以外,教师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数学教师十分注重儿童的练习结果,进而常常忽略儿童练习过程,并未注重儿童运用的计算方法。但假设儿童并未对计算方法加以掌握,在计算练习期间就会感到十分吃力,进而极易对计算产生一种排斥感,导致儿童厌倦学习。尽管一些儿童计算频频出错,然而相比之前有一定进步,假设教师仅关注儿童的计算结果,忽视其进步,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自信以及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过于刻板,太过强调数学教材的作用
        多数时候,数学教师的一些行为是阻碍儿童进步以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教师开展教学期间非常依赖教材,所以导致教学内容太过死板,难以激发儿童的计算兴趣。同时,教材为让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设置的练习题难度较低,然而儿童在考试与课后练习期间,所遇问题难度较大,而且解题方法十分灵活以及新颖。因此,教师太过注重教材作用会影响儿童的积极性,进而阻碍其进步。
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之中提升儿童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儿童的计算兴趣
        在小学阶段,多数儿童具有的抽象思维这一能力较差,觉得数学学习十分枯燥以及难度,认为自己难以把数学知识学好,进而产生畏惧以及厌烦情绪,这对其学习十分不利,同时影响其计算能力的提高。假设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期间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计算热情,可以有效提升其计算能力。

所以,数学教师可对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创设,针对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计算能力设置教学活动,组织一些趣味游戏,以此来锻炼儿童的计算能力。比如,开展“小数除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为儿童展示带有价格的一些商品图片,让儿童比较哪家商品比较便宜,借助生活化的导入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儿童注意,促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之后,教师可让儿童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对18.5÷5以及12.3÷3进行计算,让儿童站在不同角度对小数除法对应的计算方法进行学习。最后,数学教师可组织儿童进行计算比赛,把儿童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负责计算三道小数除法有关算式,比一比哪个小组计算的又准又快。借助生活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儿童对小数除法具有的意义加以了解,之后借助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竞赛来调动儿童的计算热情,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二)设置情境调动儿童计算的积极性
        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需把儿童年龄以及心理特征当作立足点,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运用,有意识的给儿童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情境,以此来调动儿童的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其计算能力。例如,进行“大数加法与减法”计算教学期间,儿童极易把567-199书写成567-200-1。针对此种错误,数学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情境:小明妈妈昨日到商场当中购买一件衣服花费199元,此时钱包当中拥有567元,则买完衣服剩余多少钱?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以后可以发现,衣服价格为199元,教师需要拿出2张100元的人民币,之后店员会找回来1元钱。此时,算式就变成了567-199=567-200+1=368.此种简算方法可以突破难点教学,培养儿童的计算技巧。在此种教学情境之中,儿童可以对计算知识以及技巧进行深刻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其计算能力[1-2]。
(三)培养儿童良好计算习惯
        若想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数学及时需在儿童生活当中逐渐渗透计算教学,培养其良好计算习惯。第一,数学教师需培养儿童认真审题这一良好习惯。多数儿童在计算当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题目含义,看错题目当中包含的数字。所以,数学教师需引导儿童认真审题,不能急于计算,要把题目当中包含的数字看清楚。比如,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期间,数学教师给为儿童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儿童说出题干当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之后再让儿童进行计算,借此培养儿童良好审题习惯。第二,数学教师需培养儿童检查以及验算习惯。多数儿童并未对检查具有的重要性加以正确认识,认为检查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完成计算以后便不会看计算过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儿童因马虎大意而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其计算的准确率。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着重培养儿童良好计算习惯,这样才可有效提高其计算能力[3]。
结论:综上可知,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计算教学的实际效果会对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今,计算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儿童计算速度较快,然而错误较多,教师注重练习结果,常忽略方法运用,课堂教学过于刻板,太过强调数学教材的作用等。为此,数学教师需激发儿童的计算兴趣,设置情境调动儿童计算的积极性,培养儿童的简算意识,进行演示教学,同时培养儿童良好计算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会丽.创新“水果传递”,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17):25-27.
[2]童燕.利用“作业盒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江西教育,2020(15):60.
[3]孙伦敏.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