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撑下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展策略 ----以《 小小设计师》教学片断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李娜云
[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作为新增设以现实性、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等特点凸显的“综合与实践”课,更应该由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把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形成整体联系,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促进生成性和智慧性学习的发生,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机会。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课  信息技术  微课  智慧课堂  应用意识
       
        前言: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互联网+教育”将课堂从往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浅层的互动向多样化、深层次转化,其中交互媒体以其良好的交互性、功能的多样性、操作的便捷性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变动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地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如何合理在“综合实践课”上应用“多媒体工具”,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对其作冷静的、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现结合《 小小设计师》教学片断为例,谈谈信息技术支撑下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展策略:
       
        一、借助微课实现 “数学生活化”需求,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综合实践课”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现实性”,即“用数学”。那么如何在课堂40分钟内使学生最广泛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轻松用数学”呢?微课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探索,它通常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也就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知识内容,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特点划分为若干较小知识模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图文声像等要素而创作的学习资源。“微课”可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它突破了传统单一信息呈现的不足,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例如在《小小设计师》的导入环节中加入微课,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入生活,开阔视野。
        教学片断(一):微课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视频,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丢弃垃圾时,一看到这些图标就知道该把我们的垃圾如何分类放置,这就是徽标的奥妙了。那徽标究竟有什么奥妙?徽标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做个小小设计师,一起寻找徽标的奥妙吧!
         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发生背景或原始模型。“徽标”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情景会很亲切。环保是我们的永恒话题,对孩子进行垃圾分类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课的开始,用微视频播放“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以图标引入设疑,带领学生开启“徽标奇妙之旅”,帮助学生对徽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既唤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探究欲望,又凸显了徽标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的教育,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微课”作为新型教育资源,更容易把有趣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微知识”中“微学习”,再到“大应用”。
       

        二、借助“智慧课堂”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培养创新意识
        智慧课堂的核心在于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智慧发展,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1.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智慧课堂学习研究的活动主线,实现深度探究的过程。
        例如在《小小设计师》设计创作徽标这一环节,以平板电脑为学习工具,以智慧课堂网络云平台直接展示学生的创作过程,体现信息化教学的高效性。
教学片段(二):自主设计第五届校园“数学节”徽标。
(1)提出问题:可以运用哪些元素来体现我们学校的数学节呢?
        师生共同讨论并整理出“数学节”徽标的设计标准,并运用思维导图呈现设计方案。
       
(2) 个性设计创作。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在平板电脑上进行自主设计数学节徽标。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中的画图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数学节徽标”的设计标准,在方格图上自由创作,并形成“作品”在云平台中展示,如:
        
         通过智慧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创作与云平台中的作品展示,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创造,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把握数学的学科本质,既渗透了数学美,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智慧课堂,真正把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动态开放、教学机智融为一体,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的环境,实现高效教学的课堂。
   2.智慧课堂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给学生提供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评估。
《礼记.学记》中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就是说,在学生尝试了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存在困难的过程中,学习评估与反思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仅仅停留在传统课堂中口头对学习成果的自我简单评价,远远无法让学生对学习的预期和标志有个清晰的认识,更加难于实现自我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片断(三):“数学节徽标作品展示与评价”
        在这一环节,通过智慧课堂云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可以使评估活动变得可视化、趣味化、多样化,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与展示的同时,也同他人进行讨论、协商与评价,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加深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反思。
        ①自评:以动态化的图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并反思,培养学生主动评估的意识。
       
        ②他评:从他人评价中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达到反思改进设计的目的。
        如评选“最具美感奖”和“最佳创意奖”时,采用智慧课堂云平台互动投票的方式进行:
       
        通过理性的评估与反思,每个学生的个性生长得到最大的发展,创意性得到最大的发挥,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培养。而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质量评估、数据分析,能更好的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并加以优化。
       
        结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而它的实施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实践证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大的教育创造空间。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学,以其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趣味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审美情趣、认识事物的方法、理解问题的角度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使多媒体的视野发挥其应有的特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斯塔尔.萨克斯坦 ,2018,《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估》,中国青年出版社。
【2】王艺湘,2019,《翻转、混合式、慕课、在线开放、智慧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麦克.格尔森,2017,《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中国青年出版社。
【4】陈美青,2018,《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