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朱晨燕
[导读] 深度学习是指对学习的理解程度,提高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对学习的理解程度,提高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其在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完美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融合,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进原有的知识。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并锻炼数学能力。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普遍存在学习浅层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基于此,数学深度教学开始被重视应用,效果显著。
1.唤醒学生数学经验
        在编排数学教材时需要遵守由浅及深、有简至繁的原则,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需要在前期积累数学经验,后期才能更加轻松和容易的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若想顺利开展深度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数学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深度学习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1]。
2.制定深度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想要确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保证引导、调节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测评。教学目标是对科学本质和思想方法的反应,对于学生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学目标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知识技能-三个维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其中三个维度的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指过程和方法,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思维习惯并提升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有6个层次,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浅层学习为记忆、理解和应用,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想要开展深度学习,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对分析、评价和创造三个目标加强重视,从而帮助学生重建现有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策略和高阶思维。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制定为认识圆周长,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周长计算公式,可以使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古代数学家在圆的相关研究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2]。
3.重视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
        在数学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巧妙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合理应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丰富多彩的真实情境中融合简单刻板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积极性更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兴趣十足,学习乐学,会学,积极主动的汲取数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外,还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更加感兴趣。在情境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在有趣的情境中,加之有趣的问题,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软件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一个故事,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听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唐僧口渴,孙悟空为其化缘到一个西瓜,师徒四人平分这个西瓜,唐僧要求每人1/4,而猪八戒贪吃,却要1/6,吃完才发现自己的西瓜居然比其余三人的少,动画片到止为止,教师可以以猪八戒的问题展开延伸,课堂氛围轻松,学生思路紧紧跟着教师走,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3]。


4.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充分认识并尊重这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以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们准备一些小棒、小正方体和线段图等,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平均分这些物件,并提出问题,平均分后得到了哪些分数,然后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动手平均分自己带来的物件并将得到的分数记下。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由选择物件,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对物件进行平均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有效发展了数学能力。在教学期间,需要教师根据新知识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数学规律,从而有效培养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自主探究期间,教师负责从旁引导,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发现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需要及时帮助解决,通过反复练习,学习们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学期间注意不要刻板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要压抑学生天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4]。
5.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掌握死板的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不断总结经验,在课堂教学时不断渗透自主性课堂学习,将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想要学习好数学知识,首先需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数学,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期间,需要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联系,教学时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拉近小学生心中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小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摸到数学,不再觉得数学学习没有,数学知识遥不可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中积极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5]。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加重视教授数学知识,忽略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之间的关联,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知识,却无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乐趣,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在创设教学情境后,提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近期我们将举行一次春游,需要学生们自己上网查询可以参观的景点,并制定出游方案,学生可以分组完成这一任务,并上交方案,方案包括了景点介绍,出游路线,门票价格,乘车搭配,合理消费等具体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预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6]。
6.小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入核心,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内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锻炼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深度学习,打好基础,以便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倪兴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实施路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43-44.
[2]蔡婷婷.核心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06-107.
[3]宋蕊.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J].小学时代(奥妙),2020,(5):57,60.
[4]朱旭静.深度学习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32.
[5]朱梦娜.深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J].华夏教师,2020,(8):22-23.
[6]简小凤.刍议如何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20,(1):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