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吴淑金
[导读] 新课改之后,教育部提出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摘要:新课改之后,教育部提出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时,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内涵与身体健康水平。尽管初中的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深,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面对着中考的压力,学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业的学习上,因此缺少进行体育运动的机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但是有好身体是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便可能会出现因为压力过大或者季节交替而出现生病的问题,反而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因此初中学校应当营造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文化;校园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因此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与频率也比小学阶段大大减少。为了保障我国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初中应当重视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日常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通过体育运动放松身体与心情,从容地面对中考,拥有阳光的心态,在祖国、社会、学校与家人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因此,本文以校园体育文化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初中学校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工作提供帮助,以正确的手段引导学生利用课间与体育课程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并且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对中考巨大的压力,从步入初中开始,学生为了能够考取理想的学校并拥有理想中的生活,就开始努力地学习,尤其是在初三阶段,学生格外地珍惜时间,并且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压力过大并不利于学生考出理想的好成绩,且学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由于精神上的负担,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避免出现因为生病而不得不请假的情况,尽量不让课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学习所产生的压力,因此当学生感到有学习压力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的时候,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节心情,之后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校园体育文化创建的问题
        (一)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导致运动时间不足
        我国初中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一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知识的难度增加,学生需要在中考中与同学进行激烈的竞争,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理想的学校,才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因此,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也非常紧张,学生甚至面临着睡眠不足以及食欲不振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尽管有许多学生热爱运动,但是由于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学生不得不放弃运动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学生因为长期坐在书桌前,下肢运动量减少,便容易出现浮肿等现象,且由于腰部和颈椎长期保持相同的姿势,导致年纪轻轻地就出现了颈椎与腰椎问题。同时,如果学生缺少时间运动,也会导致学生的免疫力较低,身体素质下降。
        (二)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初中的学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因为生病或者受伤而导致不能正常地上课与学习,因此许多学生家长为了避免学生受伤,阻止学生进行运动,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家长。甚至学校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初三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学生受伤,为考试造成不便,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甚至可能给学生造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运动的过程中,难免需要进行跑跳等动作,这些动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球类运动,因为属于竞技类的体育运动,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动作过于激烈或者与其他人的身体接触而导致身体失衡摔倒等问题,造成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


        (三)体育设施建设需要资金
        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包括体育运动,与体育运动相关的设施和器材也紧密相关,对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需要完善相关的体育设施,但是购置与翻新体育设施需要一定的资金,如何才能高效地使用这些资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成为了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因为学校的资金有限,每一笔资金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校园体育文化创建的策略
        (一)抓住课间与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机会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在课间与体育课程中运动的机会,因为在放学后学生大多数的时间用在学业上,剩余的时间也需要进行休息,所以课间与体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唯一能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在大课间,学校可以安排小规模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员体育比赛,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各班进行体育活动,为比赛做准备,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可以得到奖励。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向学生讲解体育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做好拉伸运动。
        (二)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学生与学生家长对于运动安全性的顾虑,学校需要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向家长说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引导学生进行强度较低的体育运动,多进行有氧运动。与此同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受到伤害的身体部位,以及如何避免伤害,从而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激烈的竞技运动,学校仍然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管制。
        (三)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建设资金
        学校在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时候,可以按照阶段性地方法逐渐完善体育设施。例如,在第一阶段,学校可以先对陈旧的体育设施进行翻修,对于不能使用的体育设施可以进行变卖处理。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学校清点现有的体育设施,并且列出需要购置的体育设施,开始第二阶段的建设工作,将缺少的体育设施购置齐全并安装到位。通过这样按部就班地建设,先对可以继续使用的体育设施进行更新,再对缺少的体育设施进行购买与安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对成本使用的有效性,避免浪费,从而合理地使用体育设施建设资金。
四、结语
        学生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学校的教育终将会结束,当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在激烈的竞争下,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学生才能拥有拼搏的资本,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工作,创建校园体育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体育运动设施,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并且通过运动排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当前,我国初中在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时需要解决学生课业压力大导致运动时间不足、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以及体育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问题,对此的解决对策为抓住课间与体育课程运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安全意识,以及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建设资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养,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足够的精力应对中考,从而迎接精彩的人生,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献南,吴丽芳,李笋南.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的基本问题与策略选择[J].体育科学,2019,39(06):3-12.
[2]刘海元,冯爱民.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9,26(02):6-15.
[3]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33-38+46.
[4]任海.聚焦生活,重塑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19,39(04):3-11.
[5]葛梦圆,邵伟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02):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