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王建敏
[导读] 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摘要: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初中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的问题,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就会意志消沉。因此,应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能够正视生活与学习中的困境,从而充满斗志投入到今后发展当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水平,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本文对初中生意志品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意义,探索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路径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其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坚毅的性格品质,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消除了应试教育中唯成绩论的弊端,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很多初中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怀与疼爱,未能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容易被生活中的困难击倒。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人在成长中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教师应该以学生意志品质的提升作为基本教学目标,革除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促进初中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的意志品质受到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包括了兴趣、性格和观念等等,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方案。
一、初中生意志品质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的意志力薄弱问题十分常见,当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退缩和放弃,无法抵御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风雨。由于家庭教育多对子女实施溺爱,导致其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当生活顺利时往往得意忘形,而在遇到困难时则会出现萎靡不振等现象。部分初中生的自律能力也较差,在生活和学习中无法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出现了利益主义观念,不利于其融入到班级当中。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无法实现与同学和教师的有效互动交流,导致其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1】。自控能力较差,也是初中生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无法在生活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意义
     注重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从而主动克服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保持自觉性和主动性,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消除心理和情感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调节作用,也是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能够使学生快速适应当前环境变化特点,从而避免由于接受能力较低而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2】。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促进其保持强大的恒心与毅力,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达成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
(一)开展体育竞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此阶段的好胜心和求生欲较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此类心理特点开展体育竞赛,使其在竞争当中增强自身的意志品质。体育项目本身具有竞技性的特征,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活动项目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分析,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赛当中,在比赛当中学会克服困难、把握机会,增强其信心与勇气【3】。每一个体育竞赛都有其一定的规则,也有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从而以顽强的意志克服比赛中遇到的困难,赢得队友和对手的尊重。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正确看待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对于输掉比赛的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对其实施鼓励式教育,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重振勇气,防止出现意志消沉的现象。


(二)实施限制教育
        初中生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无法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也是意识力薄弱的主要体现,容易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此,应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限制教育,实现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融合,使其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可以对完成任务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划分,同时设定层次性分数,通过时间与空间等因素的有效限制,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促进意志品质的提升【4】。初中生由于生活经历较少,因此未能经受较大的压力,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应用疲劳负荷法锻炼其意志品质。长跑运动是很多学生畏惧的一个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意识品质等要求较高。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肯定他们在运动中的表现,同时在其他人的带动与影响下坚持跑完,突破自己的极限。
(三)遵循以人为本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基础与前提。不同学生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找到不同学生意志力薄弱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法与解决对策。部分初中生的性格过于急躁,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较大的错误,教师应该注重其自制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遇事冷静分析;对于做事容易犹豫不决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应该注重其果敢力的培养。由于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因此在思想与心理、情感上的问题较为常见,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其意志品质的提升【5】。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致力于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科学引导与培养,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
(四)优化教学环境
    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体育教学往往是在室外完成,教师应该加强对室外环境的不断优化,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综合分析教学技术、教学环境、天气条件、场地器材和教学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意志品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严寒天气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使其能够克服天气因素的影响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帮助学生奋发进取、迎难而上,从而坚定自身的信念,获得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和动力。在此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安全环境的创设,防止出现意外事故【6】。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使其能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鼓励与影响。尤其是很多体育项目依靠学生个人力量无法完成,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团队当中能够受到正面熏陶,从而在团队当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集体意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结语
    意志力薄弱问题是当前初中生在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会对其今后走向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干劲与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实施限制教育、遵循以人为本和优化教学环境等途径,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裘鹗.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成长教育[J].才智,2020(18):165.
[2]吴际.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113-114.
[3]崔红娟.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29.
[4]郭祖祺. 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坚韧人格的关系及启示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孙悦.宝剑锋从磨砺出——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2):67.
[6]吴艳璐.论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