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帮助,但是,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就是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研究方向,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引言:情景教学法作为当前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要积极地、主动地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方式进行探索和寻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情景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利用,首先,教师就必须要创设生活情景。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身就较高的枯燥乏味,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和记忆,这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丧失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而情景教学法的出现和利用,则能够十分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尤其是生活情景的创设,更为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所谓的生活情景创设,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或者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场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且学生在自身熟悉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也能够舒缓自身的身心,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所独有的乐趣。
例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这一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关于商场购物的情景,叫学生扮演购买者,教师扮演商户,学生对自身所购买的产品不满意进行退货,而教师则拒绝学生的退货请求,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交锋,来帮助学生对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巩固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做到正确使用法律,而不是使法律无法应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而且还能够叫学生了解到法律对于现代生活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师生扮演的生活情景创设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师生课堂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创设问题情景
其次,教师还要创设问题情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自身的教学,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还没有对教师所讲授的新知识点进行掌握,教师已经开始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进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而问题情景的创设则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接下来的教学计划,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较高的效率,积极地改善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问题情景的创设对于学生自我思维能力的形成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地对自身的想法以及一些问题进行发表和提出,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落实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
例如,在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向学生进行播放,视频的内容可以如下“一个中学生想要背着书包去上学,但是他的父母不允许她去,想要让他外出打工,并且告诉他上学是没有用的,还不如早早的去挣钱”在视频播放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视频中父母侵犯了学生的那些权利?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之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以进行巡视,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够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否则不仅仅无法发挥问题情景的作用,还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2]。最后,教师轮流倾听各个小组的答案,并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知识点,以此来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和实施。
三、创设案例情景
最后,教师还要创设案例情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思想道德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情景创设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通过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直观的了解,加深学生的领悟。在对案例情景进行创设时,教师要注重以下三点。
第一点,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不要选择一些时间较为久远的,应该要选择一些社会中刚刚发生的热门事件作为案例,学生在学习之前也对其拥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吸引学生。
第二点,教师要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案例。教师还要尽可能的选取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或者是处在学生身边的事件作为案例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较强的代入感,特别是一些学习和家庭方面的,能够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更为显著的作用。
第三点,要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案例。要想真正的发挥出案例情景教学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选择一些具有真实情感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深入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仍然具有诸多的问题,导致其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情景教学法本身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又具有十分显著的帮助,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努力地对情景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真正的发挥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杰.浅议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68.
[2]熊浩煌.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27):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