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在课堂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姬铖
[导读]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摘 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其参与性。而本文则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特征与为基础,以情境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在学校课堂的有效融合为切入点,讨论情境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策略,以此丰富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信息技术;学校课堂;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与实践性,学习此项学科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理论与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够提升其操作能力。不过,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开展此项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充分理解相关理论、掌握相关知识,也不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无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如何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当中,进而实现教学效果、学生操作水平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便成为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核心环节。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有指向性地将形象主体或情绪特征的情境,引导到教学课堂之中,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并实现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创设教学情境为基础,以优化学生学习感受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为目的,积极施行情境教学方法,寓教于“境”,实现对学生听觉、视觉与感觉等方面的冲击,进而优化教学氛围,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情境教学法与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原则
(一)基于教学任务的情境融合原则
        此处提到的教学任务指的是,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以教学任务为依托,展开教学工作,以此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目的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基于教学任务,赋予信息技术课程较高的互动性与娱乐性,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程氛围之中,施行情境教学工作,完成对相关理论的掌握,进而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从而实现对信息技术课程难点的理解。
(二)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情境融合原则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刺激人体听觉、视觉与感觉的媒体形式,其往往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或动画等形式出现。较之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不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还能够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或动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模式丰富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应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渲染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其关于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三)基于学习感受的情境融合原则
        良好的学习感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对其实现有效激励。因此,教师应该以优化学生学习感受为目标,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施行情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掌握理论、展示自己以及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以简单的学习任务或学习计划为基点,在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学习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鼓励,旨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感受,为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四)基于学习目标的情境融合原则
        针对学习目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仅能够突出教学课程的主题,还能够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理论与知识的意识。基于此,教师可以以情境教学方法为依托,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具有专业性的教育工作以及指向性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提供平台。

同时,教师还应该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培育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探索精神,为其形成创新意识与主动学习的态度夯实基础。
三、实现情境教学法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确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融合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其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生理特征与心理特点为依托,明确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感受认知,极具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情景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熟悉感,使理论贴近实际生活,为学生能够主动完成学习提供保障。
(二)确定情境教学为主的融合策略
        情境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能够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当中,避免程式化或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出现,教师可以以丰富的情境教学形式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设定情境教学主题,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广受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明星或动漫人物,以实现对学生的吸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提高情境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确定教学语言简练的融合策略
        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情景教学方法为基础,以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教学课件出现冗长的文字或复杂的教学流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最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以情境教学方法为依托,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身心特点为基础,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定情境教学为主以及确定教学语言简练的融合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学习相关知识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沙.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21.
        [2]徐容海.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2):213-214.
        [3]李文军.游戏,让信息课堂更有“戏”——刍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71.
        [4]于世彪.刍议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24):29.
        [5]韩秋明.情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4(30):87.

作者简介:姬铖(1978年1月);女;蒙古族族;北京西城区人;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2019年被评为兰州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文为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情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研究》(LZ2018_1736 )研究成果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