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个人的人生走向。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是领路人的角色,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进行了探索,以期助力教学的开展,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字: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初中生的年龄段决定了该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非常关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以初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多重内容,其目的是促进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形成健康正向的公民意识,并最终实现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完善。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任务。基于此,针对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来探索初中道德和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内在关联
(一)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价值
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依托于具体的课程,道德与法治就可以成为核心素养提升的载体。首先二者的目的是统一的,核心素养提升的根本就是道德与法治从始至终所强调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另外,道德与法治也为初中教学阶段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合理的途径。在初中阶段,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而且个性品格也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二)通过道德与法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
在当下随着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并非只能通过原有的方式进行,可以对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和多元,从而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采用如小组讨论、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等方式来展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师生关系进一步协调融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自身的意义所在。
除了教学手段丰富之外,还需要注意到道德与法治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这些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也需要接受到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通过道德与法治可以扩大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从而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原动力。当然教师也需要注意到课程并非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教育能够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应该有更多的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东西。核心素养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提炼,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作用。
可以说学生要面对来自未来世界的挑战,就需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高度契合,形成完整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品德,并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个体在社会中想要获得进步和成长,就需要尝试这融入社会当中。初中生虽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也需要了解和探索社会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而且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与社会的同频进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除了对学生有着诸多帮助外,对于教师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课程的要求下,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了解一名优秀教师所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个人能力,并将这些感悟与学生进行分享。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开启学生的美好人生。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利用现有教材和课堂培育核心素养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也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课堂作为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意识到在培育核心素养思维的引领下,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是课程知识的宣贯,更应该采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采用更为完善的评价模式来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改善。从而使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氛围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利用评价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习之后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手段来检测所学内容是否入脑入心,如果仅仅按照之前考试等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对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更加灵活,可以说革新评价模式对于培育核心素养的意义非常重大。
(三)利用网络工具培育核心素养
当今社会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核心素养带来了机遇。互联网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拓宽了我们学习的范围,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强了我们学习的技能,特别是很多教师利用网络媒介参与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学习。学生出生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是非常幸运的,让学生通过网路工具了解更多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获取,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目前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涉及的重要的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依托于学生的成长,将情感价值渗透其中,并最终将核心素养整合进入学科的教学体系当中。要想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并非仅仅通过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将要求落实进入实际行动中,通过为学生营造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学习环境中来,从而为学生探索分析问题和表达情感提供助力,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康.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王玉立.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