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向小学生宣传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还可以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加强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道德观念。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法治社会不断强化的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而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将传统文化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既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与传统文化相匹配的人生观念与道德观念。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自豪感和文化素质,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其次,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而法制教育则应当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来增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制意识以及爱国意识,使其在充分掌握基本法律常识的基础上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成长为一名热爱祖国的热血青年。最后,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往往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只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才能避免其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而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则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品质,通过人文关怀来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分析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状态,并且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欠缺
道德与法治是近几年来才开设的一门课程,所以与之有关的教学理论资料十分稀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参考的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也就十分有限。另外,各大小学专门研究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人员也十分有限,且以班主任为主。而班主任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进行班级管理,真正能够应用到课题研究方面的精力和时间都十分有限,根本无法空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更多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只能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间观察来了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找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存在问题,然后再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堂实践观察效果[2]。
(二)学生家长不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
目前,很多学生家长都为了生计处于忙碌和奔波状态,对于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则有所不足。这样一来,部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此时,如果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传统文化渗透意识不强,综合素质偏低,那么就无法在孩子的思想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给与正确的引导,进而影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另外,小学生因为生理年龄的限制,本身也没有较强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道德法治意识。对此,教师需要在逢年过节时期组织开展一些剪窗花、画年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相应传统文化的认识。但是,部分活动的实施,需要孩子与家长配合完成。如果家长不重视,那么活动的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要想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来进行相关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即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以课堂为中心,搜集一些与元旦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等有关的内容,并通过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诗词接龙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编织比赛、毛笔书法比赛等。但是,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找出一些成功的课程案例和教学理论,进一步夯实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基础。其次,教师要加强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分析,了解到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无法长时间几种注意力也是绝大多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传统文化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或者通过传统编织、毛笔书法绘画等活动来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好学生。再次,在实际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带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实际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比比谁得到的红星最多,通过比赛选出最热心助人的少年、最文明懂礼的学生等。最后,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家校联合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
(二)加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与思考
要想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与思考。首先,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全面的研究,了解教材的编制特点。其次,教师要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明确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切入点,并分析通过这一切入点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可行性。例如,当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到与春节过年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提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视觉上的刺激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当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了解其中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4]。
(三)加强课例研讨
要想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加强课例研讨。首先,学校要组建一支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其次,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要通过反复磨课以及交流评课等形式来不断的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不断的根据实践效果调整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升课题研究质量[5]。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要想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就需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加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与思考、加强课例研讨。
参考文献:
[1]金妙苗.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回归[J].名师在线,2020(14):46-47.
[2]单红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9-20.
[3]杨志晶.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 贵州民族报,2020-04-02(B01).
[4]余润禾.开发绘本模块课程 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20(04):24-25.
[5]邱凯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