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本文结合实际,详细探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初中课堂的融合模式以及实现路径。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教学;精准化教学;实现路径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平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区域教育均衡特色发展。下面联系实际,就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精准化教学做具体分析。
1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课堂精准化教学思路
构建精准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师要能立足学科能力素养与教学活动,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功能作用构建精准化教学平台,全方位收集教情、学情等各项信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化诊断,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决策指定精准化,教学反馈分析精准化,教学资源推送精准化【1】。具体来说,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如下:在课前预习环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集预习作业中学生共性问题的数据,精准定位学生初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准确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正式的教学打好基础。在课中教学环节,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有机结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追踪,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检测活动,通过检测信息判断学生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再次聚焦重难点,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做重点的讲解分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水平。在课后,利用智学网等互联网平台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再次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集中整理学生典型问题,并做出深化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的精准化、高效化【2】。
2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课堂精准化教学具体实施
2.1基于大数据构建“数据+经验”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大数据看作另一种教学证据,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作用,利用数据更好地反映、了解教学现象与教学结果,从而对教学方案作出适当调整,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基于大数据来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如利用大数据所采集的个体学习行为数据与分析报告,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性格特征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实现精准化教学。如在初中课堂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下方式的精准化教学:首先,在课文预习阶段,让学生结合课本以及微课的指导自己完成预习任务,完成后教师以线上问答的方式搜集信息数据,经过整合分析后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之后在课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3】。教师可以这种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精确提问,收集到精确信息,然后以这些数据信息为基础进行教学,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经验教学的转变。
2.2基于大数据构建“学生本位”教学模式
变革教学模式是大数据时代实体课堂精准施教的实施路径。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革新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实现教学的精准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表现、学习心理以及学习环境、学习行为等,与数据为证据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性格、心理特征制定相关教学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为了让教学策略更加精准高效,在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时,教师不仅需从多方面采集数据信息以更好地判断与区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还需要准确判断出学生的无效学习行为与有效学习行为,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构建精准化、高效化课堂【4】。
2.3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构建虚拟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思考与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与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虚拟体验等新型教法,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以画面、视频等形式立体展示给学生,并基于平云台为学生创造虚拟体验空间,让他们真实参与进教材中的相关案例中,通过自身的亲自实践、真实体验实现对文本知识的有效理解与正确运用。在这类虚拟情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担当不同的情景角色,并说出与角色相对应的话语,作出与角色相对应的行为,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虚拟场景中,学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学生的体验更为真实,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准确,记忆的也会更为深刻。
2.4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构建课堂整改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学科的教学评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如从开始的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到现在的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结合。这一转变大大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教学问题。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精力、能力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实施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模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充分运用大数据、教学云数据来形成一个数据化的教学评价、教学诊改系统,通过数据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数据指导教学工作,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准高效。具体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将“蓝墨云班课APP”这一移动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于课堂,基于这一信息技术设置“教师评分+小组间互评+小组内互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并结合教学内容对每种评分方法设置评分点与评分点分值。在云班课堂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度都会以数据的形式得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答题情况、出勤情况等都会被收集到数据库中,并在云计算平台中得到计算与分析,然后以经验值的方式分赋给每个学生,经验值又会被自动的分解折合,最后计入在学生的课堂总评中。这样教师就能通过具体的数据来精确、系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优点与弱点,掌握学生学习理解程度,从而给与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3】。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教师可广泛采集学习者线上与线下学习行为,形成全面、立体的数据报告,从而让教学更有证据,更加精准高效。为此,学校、教师应进一步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精准化。
参考文献
[1]许俨宁.大数据背景下的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3):180-182+186.
[2]王文华.关于大数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38-39.
[3]沈汝丑,陈小芬,郑友强.基于平板电脑的初中地理精准课堂的构建——以湘教版“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2):96-98.
[4]马燕.谈精准化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分式方程》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J].数学之友,2018(02):44-45+49.
[5]方群英.由表及里 去伪存真——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科学教学[J].科技风,2018(05):19.
(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精准化的策略研究 ??FZDJ2018A19”
作者:薛洪波 林妍 陈玺
本论文属于本人主持的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立项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精准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FZDJ2018A19”结题成果 。
作者简介:薛洪波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任教于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从事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