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代币制在特教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期   作者:沈惠玲
[导读] 代币制被广泛运用各个领域,包括医学、教育教学等
        【摘要】代币制被广泛运用各个领域,包括医学、教育教学等,大部分的案例证实代币制在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从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工具,对10篇有关代币制干预特殊教育的论文及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从代币制的涵义、应用方案等方面作了阐述,发现代币制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具有很强的适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总结、提出代币制运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代币制  特殊教育  
        
        1 代币制的涵义
        代币制( t o k e n p r o g r a m ) 又称标记奖酬(token economy),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1】。代币制是一种用代币作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程序【2】。代币是代币制的载体,它是指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其形式有小卡片、铁牌等【3】。目前我们常用的代币包括累积起來交换强化物的塑料片、五角星、印章、数点等,作为代币使用的一般是有明确单位的东西【4】。在行为训练的过程中,代币被作为一种中介物,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强化作用的物体的表征(如筹码、铜币、纸币等),让它与具有增强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食品、玩具、活动等)相联接,让这一种表征物变成具有增强力量的东西【5】。在特殊教育中,代币制就是一种干预方法。
        2 代币制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2.1 确定行为目标
        目标行为是指被锁定的要观察或改变的行为【6】。根据观察及的访谈等方法,确定需要进行干预的目标行为。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的相关行为就是目标行为,比如哭闹行为、 尖叫行为、走神、、敲桌子、随意离开座位、未经允许大声说话、随意玩弄文具、制造噪音等等一系列影响课堂活动的行为,另外在课余活动、学校生活或是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
        2.2 确定代币制的使用范围
        人的学习和行为过程是在刺激——反应条件下循环而成的,因此在特殊教育中,不管是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还是个案研究中,凡是我们希望特殊儿童学习的行为都可以选择代币这种媒介作为强化物。为此,代币制贯穿于特殊儿童教育的课堂活动、课余管理、生活活动的全过程。
        2.3 确定代币的原则
        一是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表征性的东西。必要条件是让被训练者可以看到或拿到,而且可以计算其价值【7】。二是代币必须是能够随时都可以方便地发放,当良好行为出现时,可以立即给予强【8】。三是代币必须是被训练者不容易复制,代币必须只在你制定的交换系统中使用,生活中不常见,不易与别的物体混淆【9】。选择使用何种代币的时候要考虑易于取材、能重复使用和方便保管的特点,还要考虑使用的代币与奖品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小得多,否则学生宁愿自己拥有代币而不愿意去兑换【10】。
        2.4  确定代币
        代币制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包含两个涵义:一是学生能参与代币制的使用;二是教师要科学使用代币制【11】。代币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在黑板上的蓝色磁铁、美食节印章等。有一个个案喜欢的形状是圆形, 非常痴迷敲击或旋转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圆形硬状物,那么我们在选择代币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敲不响、不方便旋转的过完塑的圆形图片【12】。可见选择的代币一定得符合确定代币的原则。


        2.5 确定后援强化物
        代币制就是在一个期望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一个代币,代币可以兑换成后援强化物【13】。后缓强化物是指具有激励性的实体。它可以是食品(如薯片等),可以是喜爱的活动(如玩电脑等),也可以是奖状(如“生活自理能手”等),还可以是生活需要。
        2.6 建立代币交换系统
        在干预实施前拟定代币交换系统,包括行为代币价值表和代币兑换选择表。行为代币价值表是对当被试出现期望行为时可得到相应数量代币的规定体系。代币兑换选择表是被试获得一定数量代币后可兑换奖励的规定。在不同的干预阶段兑换奖励所需的代币数量不同。代币交换系统拟定后在实施干预前同被试说明交换规则,并告知被试后续都将以此规则进行,嘱其必须按照交换系统规定进行代币的兑换【14】。在二者关系建立过程中,也帮助特殊儿童形成“交换意识”。
        3 代币制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代币制当前实施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代币制存在操作方面较难把控的不足,往往会影响到实验结果。②代币作为一种鼓励的外化物,应该将传统的口头鼓励物质化、具体化,学生才能直观体会。③代币制属于教育系统,需要学校进行统一设计和细化管理,若手段不一则会使学生产生混乱感,不利于期望行为的建立。所以代币制的运用要统一,需要各科老师的配合和商讨代币制的操作方法, 也强化了代币制的地位和积极作用。还有代币制运用过程中,需要将代币物质数量与精神奖励完美结合起来使之更符合目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及认知水平【15】。比如干预年龄较大的特殊儿童时,应该以内化、自发为主,而且可以运用到各个学科、日常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管理中。
       
       
        参考文献
        [1]Raymond G..Miltenberger.石林,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69-379.
        [2][4][5][7-10]中度智障儿童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顺德启智学校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6-13.
        [3]刘晓彬.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预防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6]昝飞.行为矫正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1] 陈榕娥.代币制在培智一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2015(3):24-26.
        [12]张二妮.代币制在特殊学校智障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学园.2017(4):178-179.
        [13]张悦.代币制和反应代价对改善智障儿章问题行为成效之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7):15.
        [14]崔婷,耿画画.代币制对孤独症儿童说脏话行为的干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7(6):44-50.
        [15]杨丹玲,马群.代币制奖惩措施在智力障碍大龄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