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社会人们趋于打造重要节点的仪式感来表达内心情感,获得一种神圣感。而升旗仪式是在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社会活动,是校园活动中最具仪式感的一个重要仪式。它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本文是基于学校诗意文化层面对升旗仪式如何创新实施,以发挥最大化的育人功能展开的一系列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校文化 国旗童声 以德育人
升旗仪式是在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具有升国旗、唱国歌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学校活动,是校园活动中最具仪式感的一个重要仪式。它通过师生活动营造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景,将学校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仪式情境的渲染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升旗仪式仪式具备如下德育功能:一是形成集体意识,促进班级组织凝聚;二是传递核心价值观,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三是创设教育情境,拓展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四是融合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因此我们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基于“让生命诗意地栖居“的办学文化理念,创生了”小小领巾心向党,我为国旗添光彩“的国旗童声品牌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入新时代要素,使之成为每周一最具仪式感的升旗。作为该项目组的负责成员,下面我将从如何创新实践“国旗童声”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来谈谈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
一、升级仪式容量,平台赋能成长
“国旗童声”原有的仪式程序出旗、升旗唱国歌、班级亮相、校园新闻环环仍然保留,在此基础上将仪式的质量、容量、眼界与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再升级。各班班级风采展示围绕“我爱我国”“我爱我校”“我爱我班”三个主题板块展开,形式多样。9月初,我校六5班结合“共和国勋章颁发”为突破口,采取播放视频,介绍时代先锋,以班级“一日晨会”形式开展学先锋教育;10月正值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四1班聚焦科技强国发展历程,再到科技智能的新学校发展落脚,以微队课的形式展示了爱国爱校的决心;11月二1班借助快闪形式展示了班级活动风采,利用四个小队汇报形式展示了班徽的形成,并在前期创作改编了班级文明拍手歌进行了集中展示,营造了浓浓的班级归属感。每一个环节在聚焦规范中引领,主题鲜明,内容升级、规范又庄严,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班之情。并且将这种爱国爱校之情转化为学生具体可感的行为,从爱身边的人和物做起,以达到培育学生养成文明规范行为的目的。
二、融通自然人事,延续精神命脉
大自然为儿童赋予了一个顺序模式,儿童的生命成长需要实现天地人事的融通。因此,在出旗之后,抓住每次临近的节气,由校主或班主开展节气系列活动。
节气活动就是抓住节气的自然本质与儿童的率真本性的契合点,激发他们探索自然乃至世界的渴望,让儿童的好奇心与自然千变万化的植物、动物、天气、天象等变化相连,让他们走进自然,发现自然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等习俗特点通过儿童喜欢的形式交叉展开,视频展示一目了然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我校诗意文化扎根人心,少儿国学,古诗词吟诵都是我校特色。因此节气诗词深受学生喜爱,吟诗作赋显意境,一起吟一吟王安石的《小至》(小寒节气),表演诵一诵《大雪》。节气习俗、气候特点、谚语俗语,诗词歌赋步步引申让队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着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学生兴趣弄,内容新,因而增添了对于仪式的好感。在这种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集体学习中实现精神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三、提升仪式体验感,打造庄严国旗班
升旗仪式自身具备仪式的共性-神圣性。“升旗手、护旗手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洁白的手套,相互行标准的队礼,从上周旗手手里接过平整的五星红旗。”升护旗手对待国旗的严肃而敬畏的态度使得整个升旗仪式产生了庄严感,统一的军装、洁白的手套、整齐的步伐,一边校鼓号队吹打敲出一首出旗乐章。伴随着一套完整的动作表演,这无疑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收获了升旗仪式的体验感。在潜移默化中“国歌和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符号被运用,从而实现了对国家的认同,使得每个在场的学生都感受着国家的神圣庄严不可侵犯。
四、拓宽仪式视野,掌握时代脉搏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因此在仪式教育中同样需要关注生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及校园新闻在升旗仪式上交替推进,从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到校园诗意体育节的成功召开,学生们从国内外新闻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弘,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拓宽了视野。新闻教育里包含着情感教育和理想教育,结合自己的实际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确定人生方向。其次从校园新闻放大镜里看到校园的美好与不足,明确奋斗目标,激发每个人的主人翁姿态。晚报小记者、龙娃编辑部、龙娃主持的每一个成员也都在征稿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平台锻炼上进步。通过国旗童声这一平台,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并且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在以上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中,都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设计呈现的。因此,营造升旗仪式的仪式感的本质其实希望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感,也只有坚持“学生主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教育的同时,使其知晓升旗仪式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升旗仪式的德育功能。在对学校升旗仪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形成自身特色,打造“国旗童声”仪式品牌,以德育人,才是学校升旗仪式价值回归的关键。
融通自然人事,延续精神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