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是古人所用的写作方式,因此小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
文言文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用词简洁,学生在对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古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目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比量增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目前,全国各地区小学已陆续采用部编版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内容上有所增加,古诗文占比量增加,因此本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1目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1.1文言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无法融入趣味教学,则学生面对难以理解的知识学习情绪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1.2教师对文言文的理解不深
在部分小学中对教师学科安排时,不考虑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是随意进行学科安排,因此,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专业语文专业,教师自身的文言文水平有限,则影响其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仅对课文注释进行讲解,讲解内容只限于课文的照本宣科,无法扩展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1.3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不足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除了需要有专业的语文教师外,还需要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部分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才接触文言文,日常生活中不能主动的阅读文言文,导致学生的文言文素养较低。例如:在白居易《醉歌》中“黄鸡催晓丑时鸣”一句,如果学生平日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则不难理解该句诗的意思。
2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文言文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讲授古诗《清明》时,教师可以先介绍清明节气的特点及相应习俗,将课文与思念的情感相连,用实际情景导入课堂,在进行古诗的讲授,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性。
2.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保障教学质量
学校在对教师学科安排时,要注意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课程匹配性,保证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定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测试,并督促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从而保证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3教师应引导学生日常文言文积累,推动课堂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日常文言文激烈,让学生可以在日常阅读一定量的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素养。这样既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又可以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文言文,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3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3.1为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其对文言文的理解
著名教育学家曾说,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并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因此,小学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应向学生进行提问,将问题的内容放在学生较难理解的词句上,在引导性提问的基础上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一文时,该篇文言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学生相对容易理解。教师在讲授该文前,可以提出问题:“这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到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例如:《书戴嵩画牛》一文,教师可以提问题“你从这段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学生思考教师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文章中要表达的精神思想。
3.2注重文言文的朗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生需要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从而具备良好的感知力。对于文言文来说,学生需要一定量的阅读作为基础,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文言文的朗读,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和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创新文言文朗读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按照合适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朗读。在朗读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例如:《学弈》一文,当朗读到“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时,可以依据课文的内容和情感,适当的调整语速和语调,注重字句的停顿。教师还可以采取同桌对读、领读和齐读的方式组织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将文言文中的情感声情并茂的体现出来。
3.3学以致用,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教学内容,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了文言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此为例进行写作,指导学生不同表现形式写作。例如:在学习《杨氏之子》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仿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为文章增加内容。在讲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仿写,例如:“未闻黄莺是夫子家禽”等。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含义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文言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4结语
总之,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强调文言文教学的重视性,广大教师应加大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保证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实现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J].亢素格.??学周刊.?2013(13)
[2]小学三年级文言文教学探究[J].廖荣芳.??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3]“文”“言”并重,承古开今——文言文教学策略谈[J].林亚松.??新教师.?2017(09)
[4]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梁艳莉.??学周刊.?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