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改进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廖康任
[导读]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对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但同时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鉴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详细研究了有效提升古诗文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改进策略
        1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教学观念老旧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是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中生也会在有意无意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但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老旧,仍遵循传统、老旧的应试教育理念,并未真正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并未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学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与旁观者,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这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的教学行为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主动性,甚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1.2教学的目的性较强
        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受高考的影响较大,很多教师都会因高考的压力而选择进行解题技巧与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教学也是如此。相较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更为注重向学生讲解鉴赏技巧,帮助和引导学生能从容应对考试。这也就从侧面显现了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鉴赏教学的目的较为单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片面地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较少或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1.3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2有效改进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2.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传统的古诗文教学观念,提升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探索和应用全新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效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教师还要积极转变“重技巧讲解,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将鉴赏能力的培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放在技巧讲解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将古诗文教学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在高中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例如,在讲解《书愤》这一诗歌时,教师就可以在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与延伸,将教学案例修改为:“《书愤》主要表达了诗人想要北定中原的愿望以及这个愿望无法实现的悲愤之情。

陆游一生有两个愿望没有实现,一个是北定中原,还有一个就是他与唐婉的爱悲剧,这个遗憾在其诗歌《钗头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请大家课下自学《钗头凤》并寻找相关的资料,去感受诗人家国情怀之外的儿女柔情,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小感悟。”这样就使学生积极探寻陆游身世及生平,扩充了知识面。经过拓展练习训练,学生逐渐会无意识地使用自己学过的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2.2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
        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氓》的时候,在进行了情节的梳理,文本的赏析后,让学生进行改写故事情节的训练,故事的改写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现代诗,可以表演等形式进行,这培养的学生对爱情观的认识。
        2.3古诗文教学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但现阶段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随波逐流、仅仅关注和追求教学的实用性,也不应浮于表面、仅仅传授表层的基础知识,而是要将古诗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不断探索和应用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历史层面、文化层面拓展古诗文教学内容,创新古诗文教学策略,在有效提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郭宏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名作欣赏,2020(14):84-85.
        [2]张发明.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08+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