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用支架策略的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唐玲琳
[导读] 近年来,幼儿园的支架策略教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的支架策略教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一些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收获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然而,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及运用还有所欠缺,应将其与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相融合,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介绍支架式教学理论的价值,分析XX市青年路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支架式策略的现状,并提出五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支架式教学;科学教学活动
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理念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发展正得到向前推进。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通过感知或亲手操作的方式进行科学学习,不能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本文将关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并讨论如何提升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效果。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一词来自于建筑行业的专业用语“脚手架”,脚手架时建筑施工过程中暂时性的支撑,等楼房建造好够就会撤除。渐渐地,“支架”一词应用到了教育学中,意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暂时性的帮助,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帮助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二、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支架式策略的现状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设计素养不高
教师的教学设计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很多教师对幼儿科学认知水平发展的认识水平较低,他们对如何选择活动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很多人无法使用现有的教材开发出有趣的科学活动。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感受和调查访问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对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理解较浅,自身的知识水平不足够高,难以支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当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支架”的内涵时,他就无法正确运用支架。
2、教学目标与内容涉及不合理
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他们对教育目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容易立下定位不当的目标,这就导致他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倾向于“假、大、空”,忽视了对幼儿兴趣的发现与培养。另外,有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忽视了幼儿的发展水平,过度依赖教材,忽视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他们在科学活动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递,缺乏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当教师为了完成过于重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忽视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真的有收获。
3、支架搭建缺乏科学性
教师没有将幼儿放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准备的活动材料非常单一,缺乏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刺激。教师们因为科学活动的预算有限,只能准备有限的活动材料,甚至需要东拼西凑才能准备好几个小组的材料。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过于简单,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来引入情境,缺乏灵活的引导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近年来,新课改中一直在强调关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教师也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仅仅灌输知识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幼儿好奇心的激发,也忽视了在实践过程中对幼儿价值观的引导。


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希望成为课堂的绝对控制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学生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阻碍科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2、幼儿园教学评价制度
幼儿园对科学活动的考核以时间为主,教师只要确保幼儿在科学活动时间段内在参与活动即可,却忽视了对幼儿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受到幼儿园评价理念的制约,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变得束手束脚,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了支架式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锻炼。
3、教师自身的因素
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格差异的关注,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幼儿,必然会面临事倍功半的教学结果。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受到系统的入职培训,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在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用支架策略的路径
1、把握儿童认知水平发展规律
儿童刚进入幼儿园时的年龄大概是三岁,这时儿童的各项能力水平都较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法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教师要顺着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的学习,给予“支持”。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学习和生活中的任务时,教师就可以撤走“支持”。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首先,幼儿教师要对每个班级的教学目标有个明确的定位,从幼儿发展和科学教育等多方面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注意不同层次科学活动教学目标的递进。其次,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既要促进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要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形状”这个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寻找教室中有哪些形状,黑板是长方形,桌子是正方形等等。
3、搭建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支架
首先,教师要选择丰富的活动材料,因为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选择对儿童具有一些挑战性的内容,来刺激儿童的潜在学习动机。其次,教师要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例如在进行《光和影》这个科学活动时,通过设置“实验支架”和“工具支架”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间段影子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让两个孩子背对背站立,其他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两个孩子的背影大小。这个活动可以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从而让孩子知道在不同时间点,影子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原理来自于太阳在不同时间升起的高度是不同的。
        四、小结
通过对XX市青年路幼儿园中教师使用支架教学策略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受到了幼儿园考核制度的制约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对这一新的教学策略使用不够充分,因此,提出从三个角度来促进支架策略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海虹.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记录单的功能应用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21(002):161-162,165.
[2]向磊, 宋玲玉. 智慧教室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策略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10):4-5.
[3]高英. 观察——幼儿创意手工活动指导策略的支架[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8, 000(004):P.20-23.
[4]卜婧婧. "支架性"识字:找准低年级识字的支点——低年级小学语文科学识字的策略研究[J].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9(7):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