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的语言表达是幼儿与人类的思维、交流的主要驱动力和工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能力结构和知识系统,幼儿通过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和模仿进行不同语言形式的表达。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中,家庭的影响为重中之重。而生活在以少数民族哈萨克族聚居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幼儿在双语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又将受到怎样的家庭环境影响?
关键词: 富蕴 少数民族家庭 语言表达
正文:
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也是彰显民族特征的基本表现。相近的语言形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深人们之间的感情,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集体。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家庭语言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留少数民族的特点并且维护国家的团结,我们提出了一些语言方面的政策。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小县城里,为了能让适龄幼儿在幼儿园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教师们使用汉语授课,不仅能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多的是发掘到了不同民族教师间更加有利于本园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经验分享。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内进行各类活动交流的主要工具。民族内的成员从生产到生活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因此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就会发现幼儿在入园前所受到的语言教育影响大都来自于父母,即使幼儿入园后三分之二的时间还是受家长的影响较多。我园结合这一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向我园少数民族家庭提出了适用于本园少数民族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三年的研究和不断地修正,经过全园教职工的努力帮助120个家庭在对少数民族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调查研究中,我园近三年研究幼儿总人数为316人,其中哈萨克族幼儿人数为282人,维吾尔族幼儿人数为34人,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幼儿园中进行教职工和各幼儿家庭结对子,面对面进行家庭教育汉语语言学习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教师进一步指导少数民族幼儿家庭开展汉语语言教育提供帮助,以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园我们从小、中、大班中选出120个少数民族幼儿家庭,针对幼儿进行汉语发展现状的测评和幼儿家庭汉语教育现状的调研。第一年调研结果:其中小班能简单听懂并用汉语语言表达的幼儿占3%;能听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35%;完全听不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62%,中班能听懂并用汉语语言表达的幼儿占28%;能听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45%;完全听不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27%,大班能听懂并用汉语语言表达的幼儿占46%;能听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35%;完全听不懂不能表达的幼儿占19%。这些完全听不懂并且不能很好的用汉语语言进行表达的幼儿在家中是100%不与家长进行汉语语言交流的,而是完全使用本民族语言。
在这些家庭中,家长的汉语教育观念薄弱,生活和说汉语基本为零,家长没有为幼儿创设家庭汉语教育的环境,因为家长本身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家庭汉语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就很狭窄,部分家长在调查问卷中表示看不懂汉字所以不能很好的表达。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幼儿汉语语言表达受家庭结构、家长的文化水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开支都是影响幼儿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最表层的因素。在这些家长中很多家长是民考民毕业的家长,所以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幼儿的汉语语言是通过个体与父母特征,比如教养态度之间发生互动才受到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大部分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但多以民考民为主,并且在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本民族语言更方便在家庭各个群体间进行交流,对幼儿进行汉语表达没有提供很好的家庭氛围。在少数民族幼儿间,他们的祖辈使用的语言与幼儿在园接受的汉语普通话教育两者不通融,很多幼儿在与老人生活的家庭中基本上是不用汉语进行表达。
我园指导教师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存在普遍问题的家庭进行适合于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其家长和幼儿提供了适合每个幼儿和家庭的汉语语言交流时间段,并且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并充分认识幼儿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家长的认知能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态度观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引导家长们在家创设学习汉语的环境,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家长们排除各种干扰与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重视家庭语言教育。在众多方法中最为有效的就是幼儿和家长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为幼儿布置亲子小任务时,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任务下放,例如:小班汉语语言表达较弱的家庭任务相对简单,教师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进行帮助;汉语语言表达居中的幼儿家庭,教师安排的任务难度提升由家长和幼儿一起听说练习;汉语语言表达强的幼儿在任务中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在幼儿的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家长也乐意和幼儿一起学习。
我园不仅通过幼儿引导家长,在幼儿园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实际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与培养。如:如何科学地选购儿童读物;家长怎样跟孩子交往,教他们讲故事、念儿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与人交流机会,经常丰富孩子生活内容,使孩子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必说,从而提高幼儿和家长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充分发挥幼儿园家长学校资源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进行,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在课题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虽然选择了部分少数民族幼儿家庭作为课题研究,但因为离园后的不可控时间,研究最终带来的成效虽然显著,但过程漫长而且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较慢,对于少数民族幼儿和家庭成员的汉语语言成绩评定缺乏更全面的标准,因此本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孙冬梅等.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M];
2、刘志云,陈会昌.7 岁儿童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J];
3、马文华,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4、王 珍,影响和田市少数民族幼儿汉语习得的家庭因素调查与研究[J];
5、王丹娜,家庭语言刺激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