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理解、人际沟通的基础,识字教学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以及日后人际交往的质量。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与学生对汉字的态度息息相关,有可能奠定小学生日后应用语言进行其他学习或社会活动的情感基础。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人教版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及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人教版;语文识字教学;意义;方法
一、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新思想推动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要有识字的欲望,做语文学习的主人,感受汉字的美,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建立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同样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进行了规定,要求低年级学生识字量1600-1800个,其中还要会写800-1000个。
之所以要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进行规范要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低年级识字的重要性。阅读是小学生形成对外界认知的一种途径,如果认识的字太少,何谈阅读,也就限制了小学生对外界的探索,成为小学生求知欲的桎梏。无论是今后学习语文知识还是应用语文知识,识字都是基本的前提。文字还可以成为小学生解决和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的工具,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小学生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探讨有效地低段语文识字策略,对提高语文识字教学师资能力,推动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素质非常重要。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1.拆字解字演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自己的组成结构,都有其自己的意义和应用。将汉字的组成、字义及应用交给学生也是传统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里提出的拆字解字演字就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变形。我们把一个常规的汉字偏旁拆出来,比如将“ 扌“这个偏旁拆出来,将以它作为部首的字罗列出来,告诉学生,和这个偏旁有关的字都需要手这一身体部位来完成,例如”打、拍、提、捏、拉“等等,便于学生分类识别记忆,也利于学生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解字即将汉字的意义通过象、形等构造方法解释给学生,比如舅、甥都和男性有关,所以在字中可以找到”男“部,然后再向学生解释舅和甥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小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舅舅等来强化字的意义的介绍。
演字即在课堂上利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对字的意义进行表演,肢体表演带来的视觉刺激让学生更容易记住。比如,当教给学生”捂“这个字的时候,可以示意用五个手指遮住嘴巴,手代表动作的发出,是偏旁;五是手指的数量,在口上方盖住手,这样就很容易将这个”捂“字记住了。再比如:”看“字,老师可以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盯着某处看,手代表”看”字的左上部分,眼睛代表“看”字的右下部分,通过这一个动作,学生就很容易记住“看”字字形和意义了。
2.小组讨论。
学生如果只是自己学自己的,闭门造车,很快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如果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欲望和好胜心,使学生在健康的竞争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而且同学之间的识字水平必然有高有低,识字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认识”提“不认识”挫“,有的学生认识”挫“不认识”提“,互相讨论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无意间就增大了识字区间,增加了识字的数量,同时还了解了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寓教于乐—游戏识字
心理学理论认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游戏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小学生通过同伴游戏发展同伴关系,通过个人游戏探索未知的世界,把握好这一阶段,对小学生的情商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将游戏贯穿到识字教学的教育中,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注意力的训练,而且在游戏中,小学生的精神比较愉悦,更利于汉字的识别记忆,形成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隐形教学效果。
小学教育中,可以利用多种游戏方式来完成识字的教学,包括猜字谜、词语接龙、识字过关大比拼等等。比如,老师提出一些字谜,让学生猜是哪个字,猜出来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如果没有学生猜出来,老师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猜出正确答案。也可以是词语接龙的形式,由老师说出第一个词,学生排成队依次以上个词语的第二个词当成新词语的第一个词造词。还可以来个小组竞赛,将学生两两分组,老师将需要识别的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将答案写在本子上,也可以将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多样化游戏方式设置,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4.回归生活实践。
汉字起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汉字,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郊游或者课外活动实践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不过这个方法需要提前设计好实地教学方案,需要对教学场景事先做一些布置,但仍然要使情境尽可能接近自然。可以使学生识别公园中树木的名签来识别相应的汉字,也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这样,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会注意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主动地去识别生活中的汉字,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识字困难的小朋友,还可以应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他识字的热情和动力,将童话故事和识别教学相结合,利用童话寓言故事中的榜样效应使小学生产生模仿行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汉字。故事情境让识字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形象,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得识字不再是一个枯燥无畏的学习,而是有声有色的游戏。
总结
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通过以上提出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不仅认识字形,还理解字义,更重要的还可以学会遣词造句,可以有效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对语文识字的热情,真正将识字融会贯通到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将识字应用到阅读、理解、分析等各项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雅.小学语文人教版低段语文识字教学[J].明日风尚,2017(13).
[2]徐嘉笛.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3).
[3]陈浩然.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浅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