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魏星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成效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成效,文章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具体包括注重预习,明确任务;另辟蹊径,激发兴趣;重视诵读,培养语感;精讲重点内容,提高理解能力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从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以至于文言文教学质量不佳[1]。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将结合教学实际探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预习,明确任务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言文类型多样,主要涵盖议论文、说理散文、叙事哲理散文、记叙文等,这些文言文词句晦涩难懂,如若缺少预习环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为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布置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布置预习任务:第一,要求学生读顺课文、疏通大意。学生可借助文内注释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类型的工具书查字音、词义,进而了解文章大体含义[2]。如高中文言文《师说》中涉及的通假字,其读音需要学生在预习中查找确认。第二,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通过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对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倾向有相对清晰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第三,要求学生自主分析,找寻课前提问的答案,并记录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这三个步骤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另辟蹊径,激发兴趣
        为了避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题材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作如下尝试:第一,巧妙导入。根据文言文内文所述,教师可选取设疑导入、成语导入、故事导入等多样的导入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进行《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四面楚歌”等几个成语,然后请学生进行探讨,以此采用成语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将音乐、绘画、电影等引入文言文课堂,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精选与文言文内容或作者有关的音乐、影视片段在重点环节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适时设问,促使学生去探索与文言文有关的人物、情节、事件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教学时,教师便可以播放与之相关的影视片段,刺激学生感官,促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去探索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取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以便获得良好的文言语感,更好地掌握文言的规律。而如何“诵读”就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进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给学生听,以此让学生能够采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进行诵读。例如,《过秦论》中涉及较多的生僻字、通假字,教师通过范读,便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促使其顺利地进行诵读。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授学生自读法、范读法、对读法、齐读法等多种诵读方法,使学生掌握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朗读的语气,并能够准确把握重读、停顿、语调变化规律[4]。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朗读体验,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成效。
        四、精讲重点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高中文言文篇目较多,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了避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出现多而杂的教学情形,教师要抓住重点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精讲重点内容:一方面,讲细、讲透核心段落和精彩语句。所谓“讲细讲透”,要求教师运用留、换、对、补、删、调六种翻译方法对文言文段落中的重点句式进行直译和意译,解析出其相关的深层次含义。然后,对精彩语句进行延伸拓展,扩充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讲解文言文的整体文本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曹刿论战》这一篇文言文教学中,基于该文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教师可以挑选出重点的段落,联系历史史实进行讲解,促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如此,有目的地讲解文言文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成效。
        五、注意积累,重视归纳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句以及常识进行归纳、积累。实践中,为了促使学生有逻辑地进行归纳和积累,教师可选取一篇文言文作为范本,详细展示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照类似的方法整理文言文的常识,从而系统化的进行积累。通常,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列树状图或列图表的方式,按照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几大板块对文言文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以此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例如,进行《游褒禅山记》教学后,由于文中多次出现了“其”字,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对对虚词“其”的用法进行归纳,以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用法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还需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求学生进行词句整理时附以例句;二是学生可以查阅工具书、参考书以保证归纳、整理的完整性。如此,有效地进行文言文词、句、常识积累,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成效。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文言文涉及内容较为丰富,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袁文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47.
        [2]宗兴宝.探讨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55.
        [3]朱会珍.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J].才智,2019(30):7.
        [4]周春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