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志霞
[导读]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分析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惬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的运用范围更加宽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无论是对数学教育价值、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再加上数学学习本身过于抽象,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表现出兴趣不高、学习交流困难等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缺少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就是被动的、强制的,不仅无法获得想要的学习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数学时,教师应该将原本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这无疑是目前教师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此,教师应该做到:第一,课前通过数字资源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教学情境的巧妙引入,为数学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制作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原本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二,课中通过虚拟实验,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理解的真实性。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通过虚拟的实验工具代替原来的实物操作,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帮助其突破教学难点,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充实。当然,合理利用互动式的数学小游戏,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复习或总结的环节,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到数学知识原来是这么的“好玩”。
例如,在转化方面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转化?在学生的心中先种下这样一种基础概念,然后再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下面两个图形,判断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让学生口述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的对比方法。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对图形的面积进行比较,那么哪个更大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两个图形的转化?为什么需要进行转化?此时,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在对比周长时可以进行转化,转化后解决问题更加简单。对于图形的转化,还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图形周长做拉伸和缩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图形周长的实际变化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趣味性,让学生跟随图片和视频等进行播放,这样就可以逐渐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欲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分享精彩课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将答案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此时,不同的动画功能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异。教师按照最常用的题目顺序出示,如口算练习,按照题目的顺序可以利用“飞入”的动画效果,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动画效果,可以有赞扬、肯定等声音的出现,也可以用笑脸和哭脸等图形来表示正确和错误。
例如,在教学“加法”时,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预设处理,将各种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好设计,并且牢记心中。当学生说出哪种方法时,就在多媒体上直接呈现此种方法。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避免按照一定的设计顺序来呈现出答案和内容,造成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的出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生动性,让数学课堂具有立体感和趣味性。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改变当下的数式,同时还可以改变其图形。通过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将原本复杂的几何模型简单化。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真正形成数学空间概念。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正方形巧克力、长方形卡片,以及圆形糖果等学生喜欢的物品图片,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将事先给学生准备的剪刀和纸片等工具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制作不同的形状,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需要将其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创设出更加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摆脱烦琐的学习,最终营造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辛艾桐.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
[3]代振业.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