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吴秋香
[导读] 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主管理的形式多样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
        摘要: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主管理的形式多样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开展开放性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幼儿通过自主参与户外活动可促进其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就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做一浅析,希望能对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提供帮助。

        关键词:开放式;户外体育;幼儿学习品质

        在幼儿的学习成长中,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仅限于教室内的学习活动,还应该让幼儿走出教室,积极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主管理的形式多样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开展开放性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幼儿通过自主参与户外活动可促进其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充分的发展空间,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达到自我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营造自主活动氛围,提高幼儿积极性
幼儿对一些未知和富有变化的事物充满好奇,教师要努力为幼儿营造宽松、富有变化的体育活动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积极主动参与。在以往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体育目标,往往会要求幼儿按照设定的玩法和规则开展游戏,且体育区域设置好后,游戏内容与形式变化不大,久而久之,幼儿的兴趣也慢慢削弱了,一旦老师发现孩子有懈怠的行为发生,就会急于指导和督促,教师过多的干涉行为,也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游戏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在进行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幼儿间的差异,设置多样和富有变化的游戏内容,不定期地调整游戏形式,放手让幼儿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与器具。比如:在体育区“开心球场”中,老师可以提供足球、篮球、皮球、门球等各种球类玩具和辅助材料,对篮球感兴趣的孩子去打篮球,对足球感兴趣的孩子去踢足球,不会踢足球还可以去拍皮球、玩门球,还可以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改变单一的玩球形式,所有幼儿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器具和运动方式,选择多了,兴趣就有了,从而提升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秉持开放的心态,允许幼儿幼儿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兴趣,选择一个区或多个区游戏;幼儿也可以根据意愿,自主选择独自游戏还是结伴游戏,可以选择与同龄的小伙伴结伴游戏,也可以选择与不同年龄段的小伙伴进行“大带小”游戏,或者自主组队进行玩耍等,在开放性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自主、富有变化的活动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提供自主活动条件,激发幼儿创造性
幼儿的世界简单又丰富。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主人翁精神,以幼儿为中心,积极配合幼儿对游戏的理解和安排,让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游戏内容的设计,场地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和游戏玩法与规则的制定等,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主动思考,投入其中,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并付诸于实践,同时,教师还要适时鼓励、表扬幼儿,增强幼儿主动创造的自信心。
当然,不同的幼儿对游戏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幼儿对游戏的需求,挖掘出幼儿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将自主权交给幼儿。

例如:教师可以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区中设置各种情境小游戏,让幼儿根据游戏情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设计体育器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废旧的纸箱、盒子、铁罐、绳子、木棍、彩纸、彩笔等等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组合和利用,从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玩法,通过自己制作房子、车子、梅花桩、树桩等游戏用具参与到体育游戏中,让孩子在动手创造中体验乐趣,提高游戏的参与度,更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
        三、创造合作交流机会,促进幼儿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要想立足社会必须先学会与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品质。为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相互间的信任与配合实现共同的运动目标,体验合作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让孩子看到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也可以参与到幼儿的体育游戏中,积极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合作,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去引导生生互动。如在轮胎区“快乐小司机”中,玩滚轮胎的幼儿提出要用“跷跷板”设置“晃桥”增加难度来行进,因“跷跷板”太重,幼儿搬不动,教师便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幼儿协商解决的办法,最后决定邀请其它区的老师协助,一同将其抬到游戏场地。游戏过程中,幼儿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发现“跷跷板”的上下摆动幅度过大,很多幼儿想尝试又害怕而停滞不前,行进路上发生“堵车”现象。为了降低“跷跷板”的上下摆动幅度,以适应幼儿初次游戏的需要,教师参与到幼儿中,与他们一起讨论,最后共同找出解决办法。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与参与,帮助幼儿学习合作的方法,建立合作意识,使幼儿学会合作、愿意合作。
        其次,教师要为幼儿的合作运动创造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在民间体育区“福娃民俗村”中设置幼儿喜欢的“走大鞋”、“传帽子”、“抬轿子”、“舞龙”、“跳皮筋”等游戏,让幼儿发现要进行此项游戏,需要多人共同参与,而在体育游戏的实践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要用共同协商的办法,切身感受到配合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友好邀请、互相商量、共同完成,都在不断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互助与合作。幼儿通过实践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相互间的协作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体验团队合作运动的乐趣。同时,合作运动的成功,也能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机,对巩固幼儿间合作行为起推动作用,此时,教师应抓住契机,多鼓励表扬,逐步帮助幼儿养成与同伴合作运动的习惯。再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通过营造自主活动氛围、提供自主活动条件和创造交流合作机会等策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游戏,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中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有效地促进其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志敏.开放性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探索[J]. 幼儿教育研究, 2018(4):34-36.
[2]杨珍. 户外体育串游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7(7):190-190.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 FJJKXB19-920 )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