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玉梅
[导读]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和国家当前的经济水平不断上升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和国家当前的经济水平不断上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社会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开始不再只满足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进而转向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上进一步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生活追求也成为了当前大众所热切关注的问题。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当前我国相关的教育事业在美术教学中也要积极融入相关的审美知识传授,以便更好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才能的幼儿,进而创作出更多让人们得以享受的精神作品。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情况,本文主要选取地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作为研究点。本文主要从简析当前我国相关的幼儿学校在美术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意义,紧接着对当前更好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堂出谋划策,并希望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美术课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策略探究;
        引言:
        美术课程作为当前幼儿学校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审美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品。同时美术课堂作为一门较为灵活、有灵气的课程,在对于相关的课程内容学习时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同时美术课堂作为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人文科学课程之一,更应该是和时代、地域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在我国的环境中,我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而且有56个民族,这些独特的地域因素可以进一步多角度、多方面丰富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我国这一多元化的环境中,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堂可行的,也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基于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幼儿美术活动材料
        美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材料,因为这是幼儿创造美术作品的基础物质材料。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幼儿美术活动比较枯燥乏味,而且机械性教学的特征非常明显,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会选取纸张、彩笔、油画棒、蜡笔等常规的美术活动材料。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但是很容易让幼儿产生思维定势,影响幼儿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地域文化资源的应用则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特别是能够拓展美术活动材料,让幼儿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进行大胆的创造。幼儿的好奇心强,对于形式多样和色彩缤纷的材料有着浓厚兴趣,因此幼儿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利用,让幼儿获得多种多样的美术材料,尽情地感知和利用。例如,花园当中万紫千红的花朵,掉到地上的花瓣、树叶、树枝,随风飘摇的小草,小溪边的沙土、石头等都是能够应用于美术活动的材料,也是重要的地域文化资源。这些材料极富生气,也能够引导着幼儿积极开发和创造。比如,幼儿可以用树叶制作树叶粘贴画,用沙土绘制简单的沙画,等等。
        二、基于地域文化资源调动幼儿美术活动兴趣
        要发挥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审美启发作用,促进幼儿审美素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感知活动的魅力。幼儿思维活动活跃度会和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密切相关,会对各个感觉器官感知到的物质材料产生好奇心。

所以要激励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要选取新颖独特而又生动有趣的物质材料,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活动参与积极性,也让地域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又让美术创作实践活动顺利推进。比方,形状各异的石头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材料,在将其搬入到幼儿美术课堂之后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石头材料,开展趣味性的石头画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对千姿百态的石头进行细致观察,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或者是用石头做成装饰画,或者是在大块石头上绘制多种多样的造型,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再如,可以为他们提供五彩豆、芦苇、稻草杆、草藤等材料,给幼儿提供自古选择和自主创作的机会,鼓励幼儿以这些材料为基础,创作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使得幼儿能够拥有表达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宣泄口。
        三、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完善幼儿美术活动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在幼儿教育当中要注意解放幼儿的生活与成长空间,使得他们可以步入广袤社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要让幼儿在真实广阔的社会平台中进行体验,也在这样的平台上深入学习。以这样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在推进美术实践活动时要积极创新教育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方向拓展,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选取,尽量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其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教师要将幼儿带出教室,进入大自然,从中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开拓美术创作的眼界,延伸创作空间,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与创造体验。在发现与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创作。例如,教师可带领幼儿参观瓷器厂、工艺品商店,欣赏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作出的经典美术作品,让他们在这样的体验当中产生创作积极性,彻底改变过去美术活动当中材料单一和内容缺乏的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时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相关的美术课程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应得到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提高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整体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前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继承、发展和传播。由此观之,我们仍需要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情况,
        参考文献:
        [1]谭谦.地域特色在插画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恩施土家族地域文化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7(8):98-99.
        [2]杨帆,李慧真.核心素养下桂林地域文化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7(19):107-108.
        [3]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钱初熹,张志强.“一带一路”视域下传统文化因素在新疆民族美术课程中的价值研究[J].美术研究,2018,No.177(03):113-116.
        [4]刘学胜.试析地域性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7(19):281-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