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师实用手册》中明确指出离园环节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离园前的室内活动有着稳定幼儿情绪、进行随机教育等重要性。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不同、表现不同,因此在进行离园前室内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在遵循幼儿年龄段差异的同时,利用离园前的室内活动为一天的园区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离园前 室内活动 组织方法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也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补充的重要环节,其教育价值不可忽视。室内活动是幼儿离园前的重要活动形式,幼儿教师必须重视该活动形式,并且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进行室内活动的有效组织,以达到教育目的,避免“真空教育”。
一、基于幼儿年龄发展需要,设定不同离园室内活动
1.小班,设定“室内游戏离园”,缓解焦虑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对家长的依赖程度较大,对幼儿
园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在离园时很多幼儿都表现出焦虑情绪,急于回到家长的怀抱。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离园前的室内活动中安排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等待”,适当缓解幼儿的焦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所选取的离园室内游戏应当具有趣味性色彩,以趣吸引幼儿,才能够牵引幼儿沉浸在游戏的世界,实现有效的离园组织,而不是一到这个时间,孩子们就哭闹着找父母。
如在小班可以玩“开心动物园”游戏,让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拍节奏,一边说出动物园的动物名称,在说出来的时候进行动物动作的模仿。这个游戏能够让幼儿集中在课堂上,还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集中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说动物时实现大自然教育。
2.中班,设定“学习游戏兼并”,渗透教育
中班幼儿自主意识有了一定的成长,对园区生活已经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适应幼儿园生活,焦虑情绪下降。幼儿教师就可以基于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在离园前的室内活动中安排一些带有学习色彩的游戏活动,发挥幼儿的有意注意特点,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等待”。
如在中班可以玩“爸爸妈妈来接我”情景模拟有游戏,让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幼儿,进行离园的演练活动,其中蕴含离园礼仪知识等。孩子们能够参与其中,沉浸在社会角色中,同时能够实现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的提升以及礼仪知识、文明礼貌意识的发展。
3.大班,设定“自主学习游戏”,提供空间
大班幼儿自主意识发展较为明显,对园区生活更加习惯。在教学中也不难发
现,大班幼儿在离园时的反应更为平淡。因此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教师在设置离园前的室内活动时可以设定一些自主学习游戏活动,提供给幼儿足够的发展空间。
如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积木搭建等,这些自主学习游戏活动不需要教师的过分引导,幼儿也能够有效进行,有序参与。
且这些活动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启发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明晰离园教师室内角色
1.小班,教师“全权掌握,协调工作”
小班幼儿的各项能力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离园时幼儿教师就必须发挥自
己的综合协调作用,将各项工作全权掌握,落实到位。包括幼儿的衣物整理、园区内的各种卫生、各种游戏材料的整理与归位等,都要由幼儿教师进行工作完成,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陪同幼儿,给幼儿最大的关怀。
2.中班,教师“收放结合,开展教育”
中班幼儿的能力发展逐渐提升,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的让幼儿进行一些自主活
动,同时发挥自己作用,实现有序有效的离园。如让幼儿进行自己的衣服整理工作,让幼儿将自己的游戏材料进行归位等。而教师进行必要的室内打扫,幼儿的游戏参与。
3.大班,教师“适当点拨,给予空间”
大班幼儿的自我能力已经发展的相对健全,幼儿教师就可以是当下放权利,
让幼儿们进行自主活动。如让幼儿们参与各种打扫活动,和幼儿们一起进行室内收拾等,让幼儿们进行彼此之间的衣物检查等。而教师则需要在幼儿出现一些特殊问题时或某位幼儿出现问题时进行适当的点拨,在离园前的室内活动中给幼儿最大的空间。
三、基于幼儿年龄发展变化,做好离园室内点评活动
在离园前的室内活动中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点评活动,即对幼儿的一日生活以及幼儿的一日表现进行点评。幼儿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相对应的离园前室内点评活动。
1.小班,“多样鼓励,多样夸奖”
对待小班幼儿,幼儿教师应当以鼓励、夸奖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要善于发现
每一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不需要用过于复杂的夸奖方式,可以采用发小红花、打分等这种形式。这些形式能够让幼儿获得最直接的夸奖,也能够安抚幼儿的心灵,给幼儿最大的激励。
2.中班,“多样鼓励,展示夸奖”
对待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夸奖方式,同时展示幼儿的各种作品。
如幼儿在今天园区内的绘画作品、如幼儿在园区内的写字等。通过展示的方式来让幼儿们彼此点评,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有效评价的目的。
3.大班,“多样鼓励,个别教育”
对待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多样鼓励的基础上及时的发现部分幼儿行为背
后的影响因素。在夸奖的同时对某些错误行为或错误意识做适当的教育点拨,这样才能够将夸奖与教育合二为一,提高幼儿园离园前大班室内活动评价教育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离园前的活动是繁琐的、独特的,同样也具有教育色彩。幼儿教师必须重视离园前的室内活动,并且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情况有效的组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室内活动为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画上圆满句号,幼教工作才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季锋.浅谈幼儿离园环节的组织和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4(03).
[2]茅红丹.创新力元活动组织形式,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内蒙古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