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整改创新,相信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课堂的45分钟学到更多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从而进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性教学。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利用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1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1提出明确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经常会面临很多的提问,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好学的体现。数学老师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明确的问题。只有提出明确的问题,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1.2提出有新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许多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因此,老师在提出明确问题的同时,也要提出比较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们避免在同样的问题上出现多次的错误。提出新意的问题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和关注,在他们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时候,能够提升他们的专注力[1]。
1.3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
创立问题情境最不可取的就是数学老师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些简单的问题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抵抗心理。正因如此,数学老师在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问题设立,使其能够对问题产生兴趣,并愿意为之进行探索和研究。要让学生在努力,积极互助的心态之下,完成比较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问题[2]。
2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策略
2.1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奇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因此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教师合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一次台风将小明门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五米处折断,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12米处的位置上,小明想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高?你们能帮帮他吗?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测量,待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大树折断的图形,并标注长度。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一步步进行引导,学生会发现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完毕后,会发现斜边的长度是13厘米,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5、12、13它们三个数间有什么关联?通过一步步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
2.2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因此教师在搭建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专注力和探索能力。初中数学的应用核心就是在生活中,所以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搭建问题情境。
可以说,数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进行不断思考、验证、探索而得到的。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老师今天早上起晚了,在出发上班前,发现还有15分钟就迟到了,于是老师以150米/分钟的速度起跑,匀加速跑了6分钟,每分钟提高速度20米/分钟,然后又匀速跑了10分钟,那谁能写出我在这段时间内跑步的速度y与跑步时间t的关系?教师通过将生活实际与情境创设相联系进而引入教学内容,会让学生觉得真实亲切,有代入感。问题提出后,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愉快,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2.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时代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活动有了更多选择,也在更加坚定的目标指引之下来进行改革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想办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则是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展开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辟新颖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技术,通过图片展现出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等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时代的气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精彩、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限制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4]。
2.4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学游戏化作为新型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对提升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游戏的形式以及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开展数学学习,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5]。
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谁能五次全都抛出正面就可以领取小礼品。在学生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五次全都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进而引出概率的学习内容。学生每一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都为1/2,那么五次都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两次投掷硬币的结果来观察,两次投掷硬币的所有可能结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此时两次同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4,是1/2×1/2的结果,由此可以推出投掷五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的五次方。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适当融入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6]。
结束语
近些年来情境教学法在数学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数学学科学习中抽象性过强的难点,因此,搭建出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可以重点探索,并且需要完善的工作。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创造出一种问题似懂非懂,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探索便能够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胜任感,这样的一种感觉才能够让学生学习数学有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彦军.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53.
[2] 詹立民.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数学教学通讯,2019(20):33-34.
[3] 焦建成. 初中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2(1):41.
[4]涂玉洁.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5]欧阳昇.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10).
[6]顾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