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都推动着国内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而在当下,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内社会对于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教育部门推出了新课标与新课改来促进教育工作开展成效的提升,但面对于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国内的影响开始不断增大,因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十分地贴切于当下国内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发展趋势。但仅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而言,关于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应用与借鉴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如何根据关键要素进行不足的完善是当下所有小学数学教师正不断探索的,针对于此本文将基于个人观点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性;小学数学教材
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在现阶段越发受到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国内社会在当下对其会有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着国内人才大军的培养工作,而国内人才大军的培养工作是否具有成效又联系着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动力。为了维持国内各行各业在当下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并基于此来实现国内人民所享受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水平相较于曾经而言有着质的飞跃,保障国内人才大军的培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从根源上保障国内人才大军的培养工作能够一直处在稳定的阶段中,国内教育部门作为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引导者,正不断地结合于国内实际现状进行教学标准、教学目标的调整与革新。随着新课标与新课改乃至新教材在国内的不断深入应用,现国内教师面临着更为旷阔的教学空间,但也面对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仅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为例,全新的教材代表了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要“从头再来”。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定是要充分的,因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定要基于教材才能够令教学目标与教学标准得到满足,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面对于当下因教材变动而出现的针对于教师的全新要求,就作者个人来看每位教师在进行教材的研读前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应进行一定的了解,并借由此教育思想强化个人综合素质,最终让教师的教学立足于现有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并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概述
陶行知先生所创造并留下的独有教育思想,在当下社会的发展中与在现阶段国内教育的整个环境中都存在有极大的积极影响作用,他认为教书育人首先必须要做到身体力行,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心中有乐、乐于奉献,主张并贯彻落实从自身出发,以个人的言行来感染、教育下一代的人们。而针对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展开分析,我们将可以主要围绕于四大要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第一要点则是教师要具有爱心与耐心。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实则为辛苦自己、培养他人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若是没有夹杂着充足的“爱心”,那么不论是对于教育者又或者被教育者而言都是存在不利影响的。教育工作的实质虽是辛苦自己、培养他人的一个过程,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感知,教育工作实质为“爱心”,而教育工作的开展实则为“爱心的传播”。从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中我们进行相关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大多为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成功的将自身所拥有的“爱心”被成功的让学生所感受到,亦正是因为如此“爱心的传播”让学生的学习更为努力、让教师对于自身的付出感受到实际意义。
第二要点则是教师要拥有奉献精神。正如上一要点中所提到的,从生活的角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感知发现教育工作实质为“爱心”,而其开展的实质为辛苦自己培养他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奉献精神在教育工作中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师个人情感。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爱心”充斥于整个教育工作外更要让奉献精神存在于其中,以此来实现对于学生的感染,进而引导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要点则是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不论何种工作的开展都不可能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将其妥善完成,而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是如此。面对于将会给下一代人带去重要影响意义的教育工作,所有参与教育工作开展的个人都需要抱有一定的期待与高度的严谨态度与相关专业态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各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只有在得到多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开展与发展后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有效落实。若是教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那么如同散沙般的教育工作将无法带来任何积极作用。
第四要点则是教师自身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并有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面对于各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自身所要带给学生的教学作用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工作开展其原有意义。反观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定是有一定数量的,面对于此,教师自身定要具备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受教育群体不会散乱,进而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借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一)整体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编排体系
从学生受教育生涯这个层面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将会以层次性向上提升去接受不断衍生而出的更高深的知识体系,但仅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出发,六年的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亦有着层次性且不断向上提升开展教学的特点。着眼于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根据不同年段的教材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围绕与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就有着随年段的不断提高而反复出现但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却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加减法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为小数的加减法,而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则需要小学生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进行必要的掌握。之所以在相近的两个年段间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不断衍生,主要是因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分数定为小数,但小数不一定为分数。在如此进行知识点的设置后能够令小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相关运算能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进行比较反思
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地结合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及相关反馈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所要面对的学生群体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之中,若教师在面对于学生的成长或面对与多个不同年段的学生时没有将教学方法进行适当且贴合学生思维的对应调整,那么将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亦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而为了实现在面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可以做好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于统一教学方法在不同年段中的应用来比较相关成效性,进而以比较成果作为基础进行反思,从而做到教学方法的调整。而在教学方法得到调整后,教师亦应当对应进行教材的应用进行适当变动,以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进行教材的运用。
三、结语
对于教育,所有参与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松懈自己的严谨态度与放松自己的专业把控,为了更好地让国内的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有教育工作者定要认为自己在一线“战斗”,努力贯彻实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认真研读教材,从而谋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终给学生带去良好教育。
参考文献:
[1]顾静娴.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立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58-59.
[2]章伟.借鉴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 有效重建初中数学课堂生活[J].中学数学杂志,2008(08):12-14.
[3]王素红.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双语学习,200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