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材中的阿拉伯数字、文字叙述以及辅助理解的插图,从形式上来说是静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不利于儿童理解。因此,本文提出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让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活动”起来,给予小学生最为直观的视觉、听觉刺激,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希望本次教学探究能够对同仁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就应当具有新的课堂教学引导观念,并且尝试新的教学引导方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通过将声、光、电配合多元硬件设备实现有效整合,构建了一种趣味性、真实性和实践性超强的教学氛围。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下本文就结合笔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简要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首先,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十分必要。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一种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局面,儿童的学习兴趣提升不上来,教师的教学引导方法单一、保守,是导致这教学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乐趣,让低效教学的境遇实现逆转,就应当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尝试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其次,通过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可以逐渐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便于我们构建专业化的数学师资团队。再次,让现代教育技术渗透到小学数学基础教育中,更加快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建设步伐,大力推动了素质教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紧密结合方法
(一)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教师的教学引导观念,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数学教师唯有全面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多种优势,如人机互动、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信息存储等便利条件,才能主动地去探讨、尝试如何将这一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节省教师语言讲说的时间,更提升儿童理解和运用的效率。那么,转变教师教学引导观念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其一,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习和培训来实现思想的转变。其二,也可以倡导教师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教学辅导类著作。其三,还可以积极同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学、多问、多实践,毕竟不是一件坏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教学时,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同样多"这一概念时,在大屏幕上出示4个小朋友,4条红领巾。启发学生,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早日戴上红领巾。然后一条一条地闪烁红领巾,动态地逐一给每一个小朋友戴上。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高涨,很快就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了"同样多"这一很难确立的概念。
(三)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变换教学引导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需要紧贴合教材来实现,而脱离了教材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即便是课堂被各种媒体设备点缀的“天花乱坠”,最终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其次,才是分数的加减法、约分、通分或者是分数与小数的互换等。对此,小学数学教材中给出的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又突然诞生了一个概念“单位‘1’”就更难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模拟一个“中秋节分月饼”或者“生日节分蛋糕”的动画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分才能实现让每一位朋友都获得等量、等份儿的月饼/蛋糕”,又如何“取其中的一份儿来进行数学表示”,当学生看到直观的动画模拟切分情境时,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了,而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就直接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
(四)利用信息技术独特优势,提升教学效率
我们应当知晓,现代教育技术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其实有很多独特的技术支持,比如人机互动优势、网络海量教育资源检索优势以及即时通讯等优势,等等。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教学弊端得到了补充,也在教学实践的利用中,改变着教师的引导观念。
(五)体现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个性,
由于知识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学生对形、点、空间图形等,看不见摸不找,利用制作的课件手段,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把整体的可以分解,或把面组成体等,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使用,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优化学习方式,获得新知。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网络技术下,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展示了学生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提高,有了多角度思考方法和多种解题思路。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也存在着参差上的差异,要注重个别,因材施教,通过课题实施,促进学生主体、自主的发展,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己见,培养其思想的多向性、批判性及独特性。
概言之,声、光、电引航下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带来了优势,也充满了教育的挑战。笔者认为,重视科学的教学引导非常重要,对此,笔者也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相应的尝试,希望对教学的质量水平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雪,刘添.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25).
[2] 徐杭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新环境[J].考试周刊.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