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因此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探究物理学的奥秘,愉快地接受知识,快乐健康地成人成材。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实验探究
八年级是学习物理学科的起点,更是入门的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从心理上重视。学生刚接触物理这门新课程,心中充满期待,充满热情。可几节课之后,却发现有些学生说物理难学,课堂气氛更是一片沉寂,学生都不愿举手发言,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方法单调,一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开始缺乏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正确疏导学生的厌学情绪,转化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我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使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去探究物理学的神奇与美妙,愉快地接受知识,快乐健康地成人成才。
一、呈现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新课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学相关的知识已渗透到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刻在为我们人类服务。如:在学习“探究凸镜规律”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在汽车身上找出应用光学知识的例子。这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他们各抒己见: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透镜
利用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而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特点,使驾驶员通过观后镜能看到小的汽车实物,所观察的范围更大,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透镜
它是利用凹透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让灯光形成一束光,射得更远更集中。有利于驾驶员看远方更清晰。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驶的人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物理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易于接受。这不仅丰富教学素材,而且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既可连续演示,又可分布演示,化抽象为形象,扩大学生感知量,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在“如何区分声音”教学时,我播放一个flash视频,展现大自然各种动物以及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来创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一下子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这节课上来,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有些声音听起来令人烦躁,有些声音高昂,有些声音低沉等等,那我们如何区分声音呢?乐音又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在所设的教学情景中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在 “声音需要介质传播”教学时,学生往往对“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个知识点一知半解,但是这个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验证事实的教学方法,但有些实验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在课堂上操作往往力不从心。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开发功能可弥补其中不足,现在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感知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究”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管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让学生在老师点拨,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学习的探究科学思维活跃,课堂的沉寂也会不攻自破。
总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景春.中学物理教材教法 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2]邢红军.论物理教育中的直觉思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