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记载,还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力量源泉。在高中阶段,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养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同时提升历史综合素养,逐渐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立足核心素养,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探究
引言
高中生在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后,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和相应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尝试从提升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史料实证的素养、历史解释的素养和家国情怀的素养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要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能只是依靠课堂内教学的环节,还要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和发展。
一、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近年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的修改中,已加入了对于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考核。而针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多的是与学生所学习的高中历史课程有很大的联系。核心素养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时所了解和掌握到的历史课程相关知识,更多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去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从而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通过历史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具备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时,也要强调唯物主义思想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为关键的知道思想。在新课标的要求,这种历史核心素养是需要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的。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授课时,除了要以唯物主义为核心思想外,还要重点为学生传递“时空”概念,这种时空概念也是学生所需掌握的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其中,时空概念主要包括两点,一点是学生对于“时间”概念的认知,另一点是学生对于“空间”概念的认知
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
(一)、教师需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
作为历史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及一定理论高度的历史分析能力,才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史观分析历史问题,不随便美化或贬低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学会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内容,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且加强注重对于自身精神内涵的培养,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历史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过程中时应充分了解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如在进行《辛亥革命》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如金冲及、胡绳武合写的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只有自身专业知识丰富,才能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将整个历史事件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二)、提炼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培育核心素养的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应有尽有,而历史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们知道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而是要让学生们从那些历史的发展中体会到时代的变迁,从那些惊天动地的变故中学习到家国情怀,人生的真谛。所以要学会从那些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有利于培育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化成养份。就拿五四运动这一重点的教学内容来举例,五四运动的因是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的归属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出让日方归还领土这一合理要求被拒绝,外交失败。
而后群情激愤,由工人阶级和学生发起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在人教版的教材上关于这一事件的总结是:弱国无外交。借助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品格,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可以借助一些影视作品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更加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如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巴黎和会》中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铿锵有力的发言,据理力争的英勇豪情,再通过今日中国的强盛和往昔的中国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们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科学运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技术
教师要随着多元化信息的教学应用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逐步的拓展。教师也要提升学生的升学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当中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高中历史教师也要尝试着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历史教学当中,牵扯到历史人物事件,使教师就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景的方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不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当中抓住角色定位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从而站在历史角度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深层次的见解,从而逐步完善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历史学习素养,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四)、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画思维导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还要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提高高中生的合作能力,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对全班高中生进行科学分组,促进高中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五)、捕捉细节,渗透情怀
在历史主题教学中,除了要渗透历史思想,还要促使学生捕捉其中的细节,感受其中的家国情怀。这样能让学生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分清楚其中的善恶真伪,搞清楚哪些是进步的思想,哪些是后退的思想,也能让学生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有用的养料,提升历史价值观。
结束语
高中历史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历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巧妙构思能够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这些点燃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增强了“主体”意识,课堂上既有学生自主探究又有教师指导。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历史课堂中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帮助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刘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2-23.
[2]陈琳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52):23-24.
[3]梁永.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12):81.
[4]石振强.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01-803.
[5]梁仁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