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叶琼兰
[导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中心点,负责班级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学习情况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中心点,负责班级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核心点,在校生活过程中,班主任同学生的接触也比一般的教师要密切些,更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承担的学生教育任务也更重。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起始阶段,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论述小学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生活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并提出相应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途径
        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实行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并重的教学方法,在关注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学校作为主要育人场所,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并努力渗透德育教育。
一、师生互动进行多方了解
        小学班主任要想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同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制定大致的德育教育方向,让德育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比方说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畅诉自己一周学习生活的总结,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发现在校学习、在校生活中的重点,也可以在主题班会中加入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例如针对时下流行的“老人家摔倒,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自由论述扶还是不扶,再由小学班主任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互动过程中班主任态度一定要和蔼、细心、温柔,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细心倾听学生讲述的内容,通过交流全面了解班级内学生的情况,并就学生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策略解决,同学生进行温柔谈话,在学生按照班主任指示自我调节一段时日后,再由班主任进行二次谈话,了解学生调整后的情况,从而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教师自身光环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喜欢下意识去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小学班主任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自身教师光环,提高道德素养和综合品质,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不自觉去模仿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达到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班主任要想让学生通过德育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所以班主任要更为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激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端正。

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可更为渴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学生做了什么好事,一定要及时进行夸奖,肯定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是对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待人、处事、接物,其他学生为了得到班主任的认可,自然争相竞仿,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德育教育效果,被夸奖的学生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重视,极大激发了被夸奖学生的自信心,因而在学习中和生活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逐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地方,潜移默化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对学生采用亲情关爱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灵较为脆弱,不够成熟,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呵护,采用亲情关爱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班主任是真心为他们好的,从心底里接受班主任,推动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亲情关爱德育教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尊重学生和公平对待,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达机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倾听,直视学生的眼睛,在学生讲述完毕后,班主任再针对学生讲述的内容进行引导,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学生在校生活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班主任有时需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对其进行适当的奖罚,以维护班级纪律,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在奖罚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始终坚持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不对任何一个学生进行特殊化对待,呵护学生的心灵,避免学生因特殊化、不公平的对待而丧失对班主任的尊敬之心,从而对班主任产生抵抗之情,不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四、环境塑造
        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有助于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能将学生带入德育学习的状态,让德育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想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还需要营造德育教育环境和德育教育氛围,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思想三观。小学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实际情况,根据班级的情况和德育教育内容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纪律,营造良好的学风范围,让学生知道在校学习生活中,有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端正自制力差的学生态度,并由全班推选班干部共同辅助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让其他学生学习班干部的优秀学习习惯和学习作风,不断提高自身要求,班干部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作用,提高对自己的标准,从而在班级中构建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氛围,为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心骨,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意识在学生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活动,同学生之间进行适当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大致情况,并努力提升自己,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关怀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关心尊重,并营造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教学环境,有效引入德育教育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韩英华.探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好家长,2017(06):116?117.
[2]嘎玛央宗.探究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8(07):169?170.
[3]袁秀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11):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