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篮球是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受到许多高中学生的青睐。从身体角度来说,打篮球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从思维角度来说,打篮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篮球运动较为剧烈,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打篮球的技巧,从而尽量规避受伤情况。本文将首先分析篮球训练的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特点来进一步研究篮球训练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锻炼身体。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特征;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体育科目的地位逐渐上升,学校以及家长开始关注学生的体育教育,这就推动了高中篮球训练的发展。由于篮球运动较为剧烈,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合适的技巧就容易受伤,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许多高中都在逐渐发展篮球训练,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开始对篮球训练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篮球训练的效率,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身体。
一、高中体育篮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篮球训练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由于高中生在高三毕业时都要参加高考,高考对其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不能够轻易忽视高中阶段自身的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参加了篮球训练后,没有办法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使得家长和老师都开始劝阻学生不要再继续进行篮球训练,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参加篮球训练的学生产生焦躁、消极等负面情绪[1]。随着课程的增多,学习压力的增大,使得许多学生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篮球训练,从而导致自己的篮球训练被荒废,无法继续完成自己的喜好,影响了篮球训练的效果。
(二)对篮球训练的发展不重视
从国家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来支持和发展高中校园篮球训练;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篮球并不能算得上是我国的“国球”,因此,大众对篮球的喜爱程度远不及欧美等国,一些小区甚至没有配置篮球设施;从家长层面来看,许多家长认为篮球训练会耽误到自己孩子的学习进度,由于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以及未来的高考,都对篮球训练持不赞同的意见;从教师层面来看,由于大多数教师目前仍然在使用较为单一的训练方法来进行高中的篮球教学,导致学生对于篮球训练的兴趣逐渐下降,降低了训练的效率。
二、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征
(一)具有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来展开教育,孔子曾经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教师不能只是制定一个标准来展开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来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保持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篮球训练来说,由于运动较为激烈且团队之间需要不同的分工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观察,根据身体情况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训练,例如,个子较高且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学生作为队里的前锋;而对于行动敏捷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培养为队内的后卫。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自身辅助来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来为不同的学生定制不同的训练方案以及目标[2]。教师应该对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重点关注,尽量避免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受伤的情况,应当讲究循序渐进,从较小强度的训练开始,逐渐提高其身体素质,然后再加强训练强度。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由于篮球是一项团队竞技的体育项目,因此,取得胜利的关键不是个人的技术,而是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例如,在控球后卫将球抓在自己手中时,他的职责只是将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下一步是将球传给中锋,然后再由中锋运球将球传给前锋,前锋再将球投入框中。整个流程中,每一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教师在训练中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配队内任务,避免出现“一枝独秀”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让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训练中也不要忽视队员之间默契的培养。
三、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向前探索,保持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充满了兴趣,就会产生极强的自主完成意识,使得学生会在篮球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应当首先询问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然后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展开篮球训练课程,例如,加入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设置激烈的对战局来激起学生的胜负欲,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3]。
(二)明确合适的教学目标,安排清楚的教学内容
虽然目前许多学校都开始提倡篮球训练课程,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高中的课程安排中,理论课程所占的课时仍然大大多于体育课程,使得二者之间无法做到协调与平衡,因此,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增加学生体育课程的课时,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由于课时少,教师就应当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争取不要浪费一分一秒,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节课堂上应当进行的内容,在制定明确目标的同时也应当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开始正式训练前要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告知学生本节课堂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争取在这堂课上完成篮球基础技能的训练,在下课前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三)在课堂中融入游戏内容
为了提高体育篮球训练的效率,应当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已经成长,但是有趣的游戏仍然能够对他们产生吸引,教师要想保证学生能够长时间地对篮球训练充满兴趣,就需要加入游戏内容,以此来提高篮球训练的效率。例如,可以加入运球游戏,将学生分为两组,每一组的学生按照安排的顺序以此站在一条线上,然后给第一个人球,依次传球,最后看哪一组传球的速度快,这样就能够锻炼学生在传球过程中的快、准、稳;还可以分为多个小组,每一组都围城圆形,要求每个人在接过球后从背后将球传给下一个人,这样就能够训练学生传背后球的能力,有效提高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4]。
(四)通过加入比赛来进行篮球训练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对于篮球训练来说不言而喻,教师要想让学生在真正的篮球比赛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日常培训中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而这个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还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篮球技术,要想提高团队合作质量就必须要先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训练;然后就是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教师需要展开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在完成这些之后,教师就可以定期举行比赛,将班里的学生分为两队,展开对抗赛,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地锻炼自身的能力,也可以加强队内之间地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配合默契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训练地位的逐渐提升,促使学校和家长改善了以往对篮球训练的看法,从而推动了篮球训练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具有的特征,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通过篮球训练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也能够给喜欢篮球的学生一个很好的机会,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改善以往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爱文. 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005(029):47-48.
[2]李金哲. 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J]. 人间, 2016, 000(002):P.272-272.
[3]聂选臣. 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09):162-162.
[4]李兴. 刍议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69-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