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传统与流行交融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作者:白雁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下,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技能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技能,还要增强大学生的艺术性与审美性。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公共音乐教学,在新时期下,公共音乐教学的方式以及思路也需要及时更新,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公共音乐教学中传统与流行相交融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实践措施,以便提升公共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音乐;流行;传统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放松心灵,丰富精神世界,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极大的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性,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公共教学中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分开进行教学,两者的融合性不高,流行音乐因其娱乐性更强,受到了更多学生的喜爱,而大多数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却不强,介于此,教师应该有效的将两者融合起来,发挥彼此的优势。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传统与流行交融的意义
        流行音乐兴起于二十世纪,在逐渐的发展和传播中,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是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经常艺术创作所形成的不同艺术形式,两者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之间相互借鉴和融合,使得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尤其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都得到了极大的传播,被更多的受众所熟知和了解,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开始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进行创新与创作,使得传统音乐展现出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而流行音乐也呈现了一定的民族性,在流行乐坛中出现了“新民歌”的现象。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也不能将两者割裂起来开展教学,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和特色,让学生对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以及艺术性有全新的认识。尤其在素质教学下,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主意识,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高。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传统与流行相融合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依据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要营造出轻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切实展现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传统音乐成分和流行音乐成分,如:陶喆的《苏三说》中,就将传统音乐中的花腔融入到流行音乐中,使得歌曲能够更加具有立体感,节奏感更强,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特点,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仅仅凭借教师理论性的讲解,很难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能动性,因此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音乐的创作、演唱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歌曲,然后将融入的传统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罗列出来,梳理出清晰的音乐融合架构,并将其制作成为课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创作的类型可以是原创,也可以将原有的流行音乐或者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创作出新的歌曲,并组织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创作大赛,对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的小组或者个人。此外,在公共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邀请民谣歌手、艺术家等为学生开展讲座,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具有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歌曲进行同台表演,进而使得公共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化,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考试结构和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音乐公共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或者歌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公共课程班级人数较多,因此很多考试设置难以全面展示出学生的音乐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将过程性考评与结果性考评相结合,优化考试结构与评价方式。在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小组歌曲创作、课堂表现、创新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等加入到考评内容中,对学生在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学习中的课题探究、演唱、团队协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或者在考核环节中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歌曲进行演唱或者展示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和流行融合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互评以及自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了公共音乐教学的效率。教学考评方式的更新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在开放性和多样性的音乐考评方式中,发挥学生的个性,让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结束语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能够使得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音乐学习的氛围更加开放和轻松。首先,教师需要对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融合教学有清晰的认识,然后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学习歌曲,并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欣赏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融合迸发出的新元素,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通过选曲、作词、演唱等方式,感受传统与流行融合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要对以往的考评方式进行更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洁,刘绮.传统与流行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结合[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05):121-123.
[2]陈祺橦.浅析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潮流中的发展[J].戏剧之家,2020(03):54.
[3]崔耀方.传统与流行文化的碰撞——浅谈中国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J].黄河之声,2020(01):171-172.
[4]黄旭.民族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流与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